嬴政倒是很想听一听,李斯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动摇了。
权利,财富,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天幕:
于是赵高就和李斯说:“如今皇帝嘎了,把诏书给了长子,但是诏书目前还在我手上,长子还不知道这件事情。现在天赐良机,立谁为太子由你和我说了算!”
李斯听到之后很惊讶,如今赏识他的皇帝陛下已经走了,在乱世中求取生存的他,动摇了。
赵高又问了李斯一些列的问题:“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
远不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
②
五连问,倒是把李斯问住了。
对比蒙恬,有谁和扶苏关系比蒙恬还要好?
答案是没有人。
李斯知道自己的与扶苏的关系比不上蒙恬,难保扶苏上位之后,不让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
大秦。
呵。
嬴政内心冷笑一声,
果然还是因为权利。
倒也说得通。
只要他在一日,李斯就能享有别人望尘莫及的权利。但是他死了呢?一朝天子一朝臣,难保元老之人地位不保。
李斯一瞬无言。
虽然但是,他还是觉得天幕说的太过于片面了。
自己怎么可能会为了自己的权利地位就做出如此赶尽杀绝大逆不道之事!
这不像他的作风,天幕害人!
天幕像是听见了李斯的辩驳:
当然,仅仅凭借这样的理由,李斯还是没有做出决定。
于是赵高又继续美言,说只要你听从我的计策,你的地位依然稳固,你想要的依然会是你的。
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
。③
啧啧,多么美的承诺啊。
要不是知道你俩什么下场,夏夏可就要信了。
好说歹说,李斯终于答应了。
他听从了赵高的计策,帮助他篡改了遗诏,令长子扶苏自尽,胡亥继位。
其实不用天幕说,嬴政已经对后续的发展猜到了大半。
而面前跪着的,正是令他的大秦二世而亡的罪人。
生杀予夺,全凭他嬴政一人说了算。
刘彻:朕作证,朕知晓这件事情,天幕所言句句属实。
朱元璋:你怎么作证,搞得跟你看见似的?
武则天:嗯……始皇好像很久都没发话了。
李世民:或许真的在忙……
朱棣:手动艾特公子扶苏,朕来教你怎么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