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盛唐挽歌主角 > 第24章 上元夜上(第3页)

第24章 上元夜上(第3页)

除了方来鹊这样的浑人跟不需要思考什么问题的阿段外,郑叔清他们几个都是各怀心事,也没有心思在河边吹着冷风赏月了。

于是众人回到驿站大堂围成一桌,倒上了红莲春,又让驿卒送来烧好的河鲤鱼,便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这鲤鱼可是周边农户凿开河冰面去抓的,价格不菲。哪怕是驿站内,不给钱也拿不到。陕州离长安不远,这里的驿站迎来送往的达官贵人不少,郑叔清的刺史身份没有多好用,没法“白嫖”

过官员定制规格的好菜。

当然,如果是张九龄或者李林甫来了,那自然又是另一番光景。

“严兄是河北人,听你言语,似乎河北人对朝廷颇有怨言,不知因何而起呢?”

方重勇一边搓着手,一边吃着鲤鱼问道。

这条河鲤鱼烧得很有方风味,粗犷而鲜美,味道有点重,不如郑叔清请客吃“长安菜”

那般精致。

只是胜在食材鲜。

严庄看了一眼郑叔清,这位前刺史大人叹息说道:“不出这间屋子,说了也无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算我们不说,下多的是人会说。”

听到这话,严庄点头道:“武周万岁通元年(公元696年),营州的契丹部落领李尽忠以及孙万荣(均为赐的汉名),不满武周的营州都督赵文翙对他们的虐待,直接杀掉了赵文翙,率领本部军队打进了河北。

李尽忠以及孙万荣没有想到他们的搏命一击,居然在河北引了十几万百姓的自追随,他们的部队很快就从几千人膨胀到了数万人。

在突厥的帮助下,花费了很大代价,武周大军才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这次“入侵”

剿灭,连名将王孝杰都战死了。

既然损失这么大,那么武周大军,在剿灭了李尽忠以及孙万荣的“入侵”

后,朝廷自然要开始秋后算账。

于是负责“平叛”

的武周河内王武懿宗便上奏朝廷,提出把参与李尽忠以及孙万荣,还有“入侵河北”

的十几万民众全部杀死。

虽然狄仁杰等人极力阻止,而且朝廷也确实没有这样下令……但是武懿宗并没有手软,河北百姓,死伤无数,凡是被迫从贼的,逃回来都被当做叛逆,直接处决,以至河北很多方十室九空。

这不过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更早的,就不必提了,数都数不完。”

严庄将酒杯里的红莲春一饮而尽,红着眼睛自嘲说道:“我一个河北寒门子弟,若是没有贵人提携,一辈子也喝不上这红莲春。这等美酒,只有郑使君这样的大人物才有资格享用。”

方重勇微微点头,看着郑叔清询问道:“这些都是真的?”

郑叔清犹豫片刻,最后长叹一声,微微点头道:“细节或有出入,大体不差吧。”

他是朝廷官员,很多话不能说太明白。事实如何,其实摆在那里,当年经历那件事的人,许多都还活着,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听完严庄的介绍,方重勇感觉,武周时期的营州之乱,看上去就像是安史之乱的“简化版”

只不过:

那时候土兼并还没有完全摧毁府兵的根基,朝廷对军队的控制依旧很牢固。

那时候下除了河北以外,其他方大体安定,赋税也比较轻,民间积蓄也不少。

那时候长安人口还没有膨胀到今这个步,运河的重要性,也没有今日之迫切。

那时候朝廷军队处置还算得当,没有安史之乱中李隆基那种骚操作。

只是营州之乱,始终带着一股特别浓厚的安史之乱那样的潦草味道,都是河北边镇造反,河北百姓依附,滚雪球一般壮大!

从营州之乱到裴耀卿的七百万石粮食大半出河北,这些事情都是冰山一角而已。河北人对唐庭的恨,深入骨髓,代代相传,一年比一年深重。

河北与朝廷两看相厌,已经是现在最好的结局。而李隆基与朝廷还想着拼命压榨河北,不出事才叫咄咄怪事!

“郑使君将来为度支郎,可要少对河北收点税才是啊。”

方重勇无奈苦笑道。

“你是不是傻?度支郎只管朝廷的税款怎么用,那些税款怎么收,又不是我说了算。再说,我现在还不是度支郎呢!你不如当面对圣人去说。”

郑叔清忍不住反唇相讥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