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袭点了点头,“丁叔,福州府募了多少兵?招了多少工匠?”
丁顾明道:“回主公,募兵38oo人,工匠1万人。”
刘国轩补充道:“这1万工匠,绝大部分是福州造船厂的匠人。”
“匠人们尽快迁去淡水(台北),福州府的俘虏一并送去琉球开矿。还有新招募的兵丁,也要加紧训练,学习上也不能落下。”
郑袭又道:“义勇军一号、二号,留给你们。另外再留4o艘福船,你们要一路打通到浙江舟山、宁波的航线。跟鲁王取得联系,如果他愿意,可以请他去琉球。”
“是!”
两人敬了个军礼。
船队在金井渔港休整了半日,第二日,趁着北风减小。卯时(早上5点)船队离开海坛岛(平潭岛),横穿琉球海峡(台湾海峡)。
郑袭亲自掌舵,一边教船员识别地图、一边教船员识别各种海况。申时(下午4点),船队已经靠近海岸线。沿着海岸线继续北上,天黑之前船队终于进入了淡水河口。
第二天,船队分成三路。一路前往石井(台南),二路延河口上溯到淡水(台北),第三路,由郑袭率领前往基隆。
午时,当一支庞大的船队出现在基隆港时,整个港口沸腾了。
曾母坐在西班牙巴洛克风格的沙上,“袭儿这个椅子坐的好舒服。”
“母亲!这个叫沙,是洋人贵族家里用的。”
馨宁道:“五公子,洋人的家具比我们汉人的简洁、实用。”
“馨宁姐姐,一句话道出了中式家具与西式家具的不同。很有见地,巾帼不让须眉。”
郑袭赞道。
带曾母和几个丫头,参观了整个棱堡。曾母道:“打下这个棱堡,可不容易。”
这个棱堡不是打下来的,尼德兰人在热兰遮城投降,这里的守军才撤走。所以,这里的家具都保持完整。”
第二日,郑袭开始安排工作。王经曾经是一名尼德兰人翻译,十多年间,无数次陪尼德兰人在琉球南部寻找矿藏。如今他是义勇军,席探矿专家,身边有二十多个弟子。
郑袭道:“王先生的任务,在基隆港5o里范围内寻找各种矿藏。你可以组织一支2oo人的探矿队,给你配5o支火绳枪。”
王经一揖,“多谢五公子信任,在下一定把这件事办好。”
王经出去后,郑袭道:“叫十四营,营长郑通进来。”
“报告,五公子找我何事?”
“在基隆港闲的无聊吧!找件事给你做。从基隆港修一条宽度12尺(4米)的路,到南荣河上游。修路的人员,去战俘营挑。”
“是”
郑通敬了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