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阳接过包,道,这还差不多。
阿姨笑着迎了上来,道:“你爸的包比脸干净,你就别掏了”
。说着就把包拿走了。
晓阳愣在原地,道:“合着我一分钱没捞着”
。
阿姨准备的晚饭丰盛,邓叔叔心里高兴,道:“如果这次不是老二家的帮忙,这次不会这么顺利”
。
晓阳道二哥看起来笨笨的,但是命好,遇到了二嫂,你看现在,也上了副县了。说罢,晓阳就看向了我。
我举起了杯子道:“我也命好,我也命好”
。
邓叔叔微笑着喝了酒。晓阳道,你不是命好,你是文章写得好。爸、妈,你们是不知道,这些天李朝阳回到家就写文章,说是计划将高粱红酒厂的事写到省报上打广告,我都劝了多少次,李朝阳不听。这省报能给你一个乡镇企业打广告?
阿姨道:“那就不一定省报嘛,我看晚报和商报也可以”
。
我笑着说道:“他们广告费太贵了,我是想着通过乡镇企业改革的角度把高粱红的广告切出去。”
邓叔叔点了点头道:“你还别说,是个思路,这样,文章明天拿过来,我空了看看”
。
晓阳忙起了身,拿起沙上的手包道:“爸,我包里正好有一份,要不您看看?”
阿姨放下筷子,看着我俩道:“我咋感觉你俩在唱双簧那?有这功夫你们直接拿给你爸不就得了。”
晓阳撒娇道:“妈,规矩,你忘了?你退休老太太,不能干政”
。
阿姨一脸嫌弃地道:“我是不能干政,你们吃我的饭,算不算鱼肉百姓,文章呀收起来,吃了饭,再让你爸好好学习。”
邓叔叔还是伸了手道:“废寝忘食、学而不厌,我看看俩孩子的文章。”
说着就接过了文章细细读了起来。阿姨我们三人吃着饭,但心里都放在了邓叔叔的表情上。
邓叔叔读完之后,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思君,你看看,这篇文章写得确实好啊,既说了乡镇企业改革突破重围,又悄无声息地为高粱红酒打了广告”
。
阿姨拍了拍手,接过了文章,起了身,又戴上了老花镜。一边细细看,一边点头。
晓阳道,妈,还是吃了饭再看吧。
阿姨挥了挥手,没有说话,仍在认真地看,我和邓叔叔又碰了几杯,阿姨才道:“写得果然不错,这个点切得好。但是我提个建议,你们不能只站在乡镇的角度看乡镇企业,你们要把县里拉上,这县里的板块,你们要好好琢磨琢磨。”
邓叔叔点了点头,是应该加上一些,这样,孙友福管工业,你可以和他商量一下。
我和晓阳都点了点头,颇为认同。吃了饭,闲聊了一会,阿姨就把我们打了,说是趁着天还亮,早些回家。出了门,到了车上。晓阳道:“来,给你个礼物,说着从自己的衣服里掏出了一条烟。”
我看着晓阳变戏法一样,道:“贼不走空,高手啊。”
晓阳瞥了我一眼,道:“这不是你们过几天高粱红酒厂剪彩,这么多领导你不烟啊”
。
我拉了拉晓阳的衣服,看着,问道:“你让我看看,这烟是藏哪了”
。
晓阳一拍我的头,笑道:“不告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