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爸妈家里,有保姆照顾着,她每个月回去一次。爸爸妈妈更多的是和她聊弟弟。这小子去美国读书就不愿意回来,爸妈非常想他,倒是相见不如怀念了。
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她觉得自己不算是个好妻子,但绝对是个好母亲。她自问照顾黎黎是非常精心的。她从小不爱吃妈妈做的饭,觉得妈妈让她照顾弟弟、自己去拼事业是自私的行为,所以她非常努力的做饭、努力要做个好妈妈。但是黎黎似乎不能认同她的努力。
当她发现黎黎并不认可自己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存在很虚无。她是在为谁而活呢?
14、
静静并没有时间去伤春悲秋。搬进新房后没多久的一天,她正在图书馆上班,突然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
妈妈泣不成声地说:“静静,你爸他突发脑梗,现在在我医院抢救,你快过来吧!”
听到这个消息,静静整个人呆住了,放下电话她就踉踉跄跄的往外冲,差点儿摔倒。这是刘馆长正好经过,赶紧扶住了她。静静整个人瘫软的站不住了,只能倚靠在刘馆长身上。
他问静静怎么回事儿,静静艰难的说:“我爸……我爸在医院,我得赶快去看他!”
刘馆长赶快叫来了图书馆的小车,带着静静飞速赶往医院。
这个时候,爸爸还在抢救室里抢救。妈妈有医院的同事陪伴着,看起来多少镇定了一些。她看到静静走进来,立刻上前去,紧紧的握住静静的手,说:“静静,你爸这次可能不行了!我刚才已经问过神外的主任了,他们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静静又止不住的哭了起来,她这一哭又带动妈妈开始哭。两个人哭成一团,妈妈的同事赶快过来把妈妈扶走了,说去找一间安静的病房,让她先躺着休息。静静这才意识到,她不能这么哭,妈妈的身体也不好啊!她赶紧连忙点头,让妈妈放心,她看着爸爸。
刘馆长急忙过来把静静扶到椅子上坐着。他在一旁安静的陪着,静静晃过神儿来,对他表示了感谢。刘馆长非常客气的说:“你爱人不在北京,同事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看需要我做点儿什么,吩咐就是。”
静静看对方表情非常真诚,就请他帮忙买了些水和食物,以便做好“打持久战”
的准备。刘馆长买回来之后,静静再次表示了感谢,就请他先回去了。
刘馆长也不好再拒绝,叮嘱她说:“静静,你要坚强,你要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爸爸妈妈!”
这句话说到了她的心窝上,静静强忍住了眼泪。
等终于一个人了,静静整理了思路。她先是找到了公共电话,打给了国强,让他尽快回京,并且请他帮忙给小刚打一个越洋电话,让他立刻买机票回国。
国强表示了惊讶,虽然罗爸爸已经70来岁了,但是身体一直很壮实,怎么就突发了脑梗?静静没有精力分析病情,只是请他回来。国强连连答应了。
打完电话,静静重新回到了抢救室门口。想起小时候,爸爸不怎么回江南去见她,所以她对爸爸也没有什么清晰的印象。其实爸爸的浓眉大眼是很帅气的,但是静静就觉得很凶。后来她回到北京,总是被爸爸批评,甚至还会打她。因为她是姐姐,所以她必须要照顾弟弟,如果弟弟出了什么事儿,爸爸总是先批评她,觉得一定是她做的不对。所以那个时候,静静心里觉得爸爸重男轻女的,并不真心喜欢她。
后来静静青春期了,爸爸不让她上中专、怀疑她早恋,父女俩的矛盾更多了。直到静静成人,在找工作、找男朋友这些事儿上,父女俩也没少吵架。好像静静的记忆中,她和爸爸并没有国强和黎黎那种“父慈女孝”
的感觉。
直到黎黎出生了,爸爸才在静静和黎黎身上投注了更多的感情。静静喜欢带着黎黎去父母家,因为他们都很喜欢黎黎,张罗着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连带着静静都能得到更多的关心。
其实静静早就释怀了。老一辈的人多少都有些重男轻女,没必要和父母计较这些。她还记得那些和小刚独自在家的日子,但是她能理解父母了,他们只是在家庭和事业中选择了后者而已。
她不是这样的人,她选择家庭。虽然当年找工作的时候,她一心想去外企工作,但是现在她觉得爸妈说的都是对的。她不是事业型的人,她就应该选择图书馆这种安逸的工作,让她能够好好的照顾家庭。
这次爸爸突然病倒,静静一下子不计较黎黎和国强了。她不需要他们的爱和认可,她自己心里面觉得,照顾好家人是她应该做的。即使爸爸妈妈更喜欢弟弟,即使黎黎更爱国强,她也要做好女儿和母亲,这是来自她内心的需求。
到了深夜,医生们终于放弃了抢救。静静恍然明白她没有爸爸了。她努力的搀扶着妈妈,想着一定要好好照顾妈妈,自己可不能倒下了。
小刚终于赶在葬礼之前赶回国了。静静看着弟弟,其实心里有些怨恨,但是她没有说什么。妈妈看到小刚,一下子扑到儿子的怀里哭得很凶了。小刚哭着说他错了,他不应该不回来,他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好好的陪着妈妈。
静静看着已经30来岁的弟弟,满脸胡茬还哭的涕泪横流的样子,再想想他小的时候天天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叫姐姐的样子,心也软了。弟弟回来也好,可以互相照应,一起好好的照顾妈妈。即使妈妈更爱弟弟,那有如何呢?
追悼会的那天,方苹竟然也来了。她早就去了日本,收到静静的消息也赶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