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贞观长安小坊正起点中文网 > 第十九章 乞巧(第1页)

第十九章 乞巧(第1页)

七夕,乞巧。

传说中这是一个汉朝就有的节日,最早见诸文字,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很多地方是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

,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称为“得巧”

当然,乞巧的主角往往是待字闺中的少女,心中多存幻想,又盼未来夫君是俊俏郎,又愿他能为家中顶梁柱。

七夕,官方指定食物为斫饼,就是一张蒸熟的大饼分而食之,并且吏部将这一天定为官方节假日,给休假一日。

必须赞一句,从官吏的角度看,唐朝的休假真的很惬意。

有财力的里坊,还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山歌、扇舞、耍社火。

有条件的还能以完整的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天八夜过完一整个流程,即从六月三十到七月七。

这一套流程,后世在成州长道县(治甘肃陇南西和县长道镇)扬光大,还进入了非遗。

这种长时间过节的状况,如果不是靠旅游支撑,是有点吃力的。

别的不说,仅仅是人员的食宿,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所以,一般的安排,都是七夕那一天搞活动。

同时,这一天也是各里坊,向关系不好的邻居示威的日子。

眼馋吧,我家旱船、高桡扭得风骚,山歌飞上云霄,气死你!

对面的青龙坊,在坊门处划起了旱船,坊正侯莫陈羽一脸嘚瑟地倚着坊门,满脸的挑衅。

侯莫陈是个鲜卑姓,在北魏孝文帝被赐汉姓“陈”

,不知道为何,在北魏末年,又一度恢复旧姓,现在是侯莫陈与陈姓并用,到北宋侯莫陈利用之后便罕见了。

本来相对的两坊,日常便免不了龃龆,大多类似“你瞅啥”

、“瞅你咋地”

的口舌之争,一般不会轻易动手。

别以为武候的刀鞘拍在身上不疼。

驻在各坊的武候,可不会偏向坊里,人家有自己的职司。

唢呐声突兀地从敦化坊响起,吹的是尚未成熟的“十样景”

,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倒未必,活泼、粗犷倒是一定的。

有人以为唢呐是本土乐器,有人认为是三世纪从西域、中亚传过来的,有人以为是元朝那阵过来的。

但不管怎么说,唢呐的式样、功能、曲子都经过了极大的变迁,十样景在清末前朝初的魏子猷手里扬光大,成为当世古典名曲《百鸟朝凤》。

唢呐在关内道绥州抚宁县(今陕西榆林市米脂县马湖峪)及周边县盛行,以音量洪大,音色高亢明亮著称,即便没有经过完善,依旧是唢呐一出,万声皆无。

范铮瞪大了眼睛,第一次现,原来自家的阿耶,也可以是个文艺青年!

范老石腮帮子鼓起,身子有节奏地摇晃,额上淡淡的汗被元鸾以白布拭去,还一点不打扰他的吹奏。

范铮突然现,自己被塞了一嘴的狗粮,还是阿耶阿娘亲手塞的,量大管饱。

看看元鸾温柔的眼神就能大致猜测,也许阿娘还真是被这一手唢呐打动的呢?

6甲生踩着高桡,身姿舞得妖娆,一身媒婆装扮、嘴角点上一颗大痣让坊中老幼都笑得合不拢嘴。

反差太大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