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可还记得,昔日我火烧新野,曹仁曾吃过大亏。今日切莫让他们以同样手段对付我们。”
田英虽年轻,但他来自后世,熟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三把火: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自是了如指掌,于是颔示意。
魏延、姜维、马岱等将领亦表示明白。
“魏延听令!”
诸葛亮目光如炬,下令道。
“末将在!”
魏延应声而出。
“命你率本部兵马进城,仔细搜查城内隐秘之处,务必找出伏兵。”
诸葛亮沉声道。
“得令!”
魏延抱拳领命。
“田英听令!”
诸葛亮转向田英。
“末将在!”
田英拱手以待。
“命你率本部兵马埋伏于空置房屋四周,严防伏兵偷袭,放射火箭,火烧杨氏城。”
诸葛亮语气坚定。
“得令!”
田英领命而去。
“姜维,你随我入驻守将府邸,你部兵马在外警戒,以防不测。”
诸葛亮继续安排。
“得令!”
姜维拱手应声。
一切安排妥当,诸葛亮轻挥羽扇,众将纷纷告退,准备次日进城事宜。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满杨氏城头,魏延作为先锋,率军涌入城中,迅控制城门与吊桥,余部则紧随其后,仔细搜查每一个角落。
田英的人马作为第二梯队进城后,立即在空置房屋四周埋伏,并仔细搜查异常情况。很快,士卒便现了屋顶上的易燃物。
田英闻讯,立即命令赵广率神箭军士卒埋伏四周,同时,关索等五将则率本部兵马将易燃物全部移至一处大宅的地下室,并派士卒严密守卫。
一切准备就绪后,田英才派人向诸葛亮报告,城内安全,可进城。
诸葛亮在姜维等人的护卫下,缓缓进入城中,入驻守将华博的府邸。而姜维的兵马则在府邸外严阵以待,确保万无一失。
子时时分,深沉的黑暗如同浓墨重彩的画卷,将杨氏城紧紧包裹。月光稀薄,星辰隐匿,只有偶尔传来的更鼓声,才打破了这死寂的夜。
在城的一隅,一座看似平凡的密室中,一千名魏军伏兵正悄无声息地集结,他们的呼吸轻缓而均匀,仿佛连心跳都刻意放慢了节奏,生怕惊扰了这夜的宁静。
领头的,是一位眼神锐利、面容坚毅的千夫长,他紧握长剑,低声布了最后的指令:“兄弟们,成败在此一举,务必小心行事!”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这一千伏兵如同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从密室中鱼贯而出,朝着那些屋顶放了易燃物的空置房屋摸去。
他们的步伐轻盈,每一步都落在最不易被人察觉的地方,仿佛连脚步声都被夜色吞噬,只留下一串串几乎不可见的足迹。
魏延的士卒中,有人现了这一千伏兵的行踪,于是悄悄地汇报给魏延,魏延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恢复了平静,他轻轻点头,示意士卒退下,然后迅召集了本部兵马,准备行动。
他们如同夜色中的猎手,悄无声息地跟踪着那一千伏兵,直至来到空置房屋附近。此时,魏延的兵马已经呈扇形散开,将伏兵团团围住,只待一声令下,便动突袭。
与此同时,在房屋的四周,赵广等六将也已率领各自的兵马埋伏就绪。他们如同猎豹,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夜色中,他们的眼神闪烁着寒光,手中的兵器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正当伏兵们准备点燃火箭,实施最后的计划时,魏延与六将几乎同时动了攻击。他们如同从地狱中窜出的火焰,瞬间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伏兵们惊恐的脸庞。
“不许动!你们已被包围!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魏延的怒吼声如同惊雷,在夜空中回荡,震得人心神俱裂。
一千伏兵瞬间愣住,他们原本以为计划周密,可以一举成功,却没想到,自己早已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此刻,他们四周是密密麻麻的敌人,无数箭矢与兵器如同雨点般落下,将他们团团围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恐惧的气息,每一声箭矢的呼啸,都像是死亡的预告。
千夫长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绝望。他知道,大势已去,再抵抗也只是徒劳。于是,他缓缓放下手中的长剑,高举过头,以示投降。其余的弓箭手见状,也纷纷放下了武器,选择了屈服。
随着伏兵的投降,杨氏城内的危机终于解除。诸葛亮的顺手牵羊之计,在这一刻大获全胜。
他坐在中军帐中,手执羽扇,轻轻摇曳,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他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的生,对于胜利的到来,既不惊讶,也不狂喜,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结果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