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她听见爹娘商量起买粮食的事。他们卖了大妮儿,手里有了些钱,想去远些的地方买些粮食。
听做人牙的婆娘说,他们这里差不多就是旱灾最重的地方了,所以走的越远,粮食便越便宜些。但他们这些山里人,很多人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几十里外的镇子了。但那里也是旱着的。
“村长下晌来了,说明天
大家伙一起去买粮。我心思乱,没听真了。二郎,你跟你爹说说。”
男人便跟儿子凑在一起,听他细说。女人拧了湿手巾,把杨五妮儿抱到里屋擦拭。
井枯了,河干了,近山里以往熟知的几个泉眼都不流水了,取水成了一件困难的事。家里人都没了烫脚洗脸的待遇,湿手巾拧一把,轮着挨个擦。
“今天跟娘睡。”
女人说。
杨五妮儿看了她一眼。一年多了,她的脸颊瘦得深陷。
“嗯。”
她点头。
那天晚上,她睡在了爹和娘中间,睡的很沉。
次日,村里的男人们便在村长的召集下,推着独轮车,拉着板车,去往更远的地方买粮食。女人和孩子在村口翘首期盼,等了五天,男人们才回来。
“真的越远越便宜!”
他们说。
但所谓的“便宜”
也只是相对几十里外的镇子上的价格而已。他们用卖儿卖女的钱,买了少量的杂粮,和更多的麸子。
旱情一点没有减轻的迹象,谁也不知道还要撑多久。夏粮绝收,他们把命似的冬麦种下去,天天磕头烧香盼着下雨。要是冬麦也活不了。他们吃完最后这些粮食,就只能离开家乡,逃荒去了。
然而夏天过去之后,到了本该多雨的秋季,河床依然是干裂的。空气都是干燥的,没有一点要下雨的迹象。
“山里有能吃的。”
杨五妮儿捧着空空的饭碗说。
“没了。”
她娘气息虚弱,“能挖的,能逮的,都
没了。”
杨五妮儿看着她,道:“往深里走,远山里有。我和爹都看见了。”
女人就和男人对视了一眼。他们知道五妮儿说的是“那一次”
,那实在不是什么愉快的回忆。
“那不行。”
男人说,“咱们这些人,只能在近山里找吃的,不能往深里走,这是多少年的规矩了。”
杨五妮儿不能理解这规矩。“难道等饿死?”
男人叹了口气,道:“你不懂,山里有大物,你见过的。再往深,就有妖物了。仙人们早定下了规矩,咱们不许往深里去。”
仙人?又是仙人。虚无缥缈的仙人。提起仙人,不管是她的爹娘还是村人,都一脸敬畏虔诚。可这些人现在快要饿死了,仙人在哪呢?杨五妮儿漠然的想着。
为村人这种愚昧和迷信,感到无奈。
她万万想不到,就在几天之后,便被刷新了世界观。原来爹娘口中的“仙人”
竟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一群人。
“仙人”
们,莅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