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人家一次攻击一次齐射你还没完,可是他还有下一次齐射,跟这个一个级别的猛,你怎么对付呢,所以利用空档期多弄一些物资来,尤其是按照邓艾所说的火药。虽然刘良提供物资是悭吝了一点点,但他还不至于被骂做是“悭吝鬼”
,刘良也知道事情的紧迫性,只是还是那句话,怨自己太弱了,自己手底下要是有七八个关长胜张靖德这样的猛将,自己都可以更加高枕无忧了,但是现在还不行,下令调集一些物资再度运输过去,是不是够数他也不管了,因为现在物资确实很紧俏,目前物资分为三部分,援助前线的,要积存下来的,还有需要周转的,前线需求量增长了整整两倍,在曹仁抵达之后这个是让人越来越吃不消了,现在才哪儿到哪儿?曹操又来了,他不去对付赵子龙难道他是想明白了?看来曹操这个老贼子也知道点人道理,还不能压迫的太狠了吧!
不过火药的供给是充足的,因为火药配给厂在柴桑,由夏侯博负责管理,夏侯博将全部火药都运送到前线,刘良认为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方式,那不能说撑死别人饿死自己吧!但是夏侯博的意见也很明确,也许能饿死自己,但是绝不会撑死友军的,这点才到哪儿啦?江南还是展不够,大概还得等一千年以后,才真正轮的上江南开,其实刘良的展金陵城充其量就是几个大城展一下,然后其他地区全部种地,根本没有说真正意义上的展的,但是赵子龙想要再度放弃江南,这样的操作刘良真的无法接受。不过大家虽然有很大分歧,可是都是为了共同的事业努力着,确实没有人动摇过,其实一个艰难的事情本来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就算是意志坚定的人也可能会迷茫要怎么走下去的事情。
曹操已经基本将二十万第一批水军调过来了,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不太方便,比如水面上风浪很大,那些投石机船挥不了很大作用,因此曹操就来请教诸葛亮,请他喝酒,问他说:“诸葛先生,孤觉得说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投石船还是很难挥最大战力,但这些船才是我们进攻武昌城的核心,您看看怎么解决比较好呢。”
,“依我看,黁可以使用铁索连环的策略,然后6路和水路一起进攻,敌人难以同时兼顾,同时在南边布置大军攻城,引诱敌军战将出城挑战,他们武将只要伤损,武昌城就是唾手可得了。”
,“那我就敬先生一杯。”
,两人攀谈一番,我且不表。
军士来禀报邓艾,邓艾琢磨一番,心说这么多战船,这要是同时开火,受得了受不了!先准备看看情况,由于一开始没有进行固定,所以汉军战船歪歪斜斜的,投石船根本打不准,而且大部分投石船都不大,你整这个石头“呱哒”
,砸在城墙上就跟拿那鸡蛋碰石头一样,所以前两天的情况邓艾毫不担心,反而是西面的投石机攻势迅猛,但因为武昌城城墙逐渐高垒,所以很多都砸不进去,也不是很值得恐慌。不过钟会担心敌人会着力攻打下盘,然后让我们的城墙垮塌。文鸯不担心这个,文鸯的意思也很明白,那他就攻打下盘嘛,我们这城墙就数得上下盘坚固如铁,因为打的地基实在是太深了,像是“蚂蚁掏洞”
这种手段不会有很大效果的。大家虽然都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样的道理,可是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个千里之堤,不能说专门等着蚂蚁白蚂蚁,但是那也是稳稳下盘,你想挖地道破坏那也是万难。
曹操下令加快度加装铁索连环,因为人多船多,毛毛躁躁的总算是完成了。话说客官要问了,这曹操进攻,难道义军就不还手的吗?非也非也!怎么个道理呢,原来双方的攻击手段有比较大的区别,以投石机为例子,官军的投石机扔的远,但是扔不高,义军的投石机位置很高但是扔不远,因为义军很难建设相当大型的投石机,所以依靠地理优势站高望远,提高一点射程和杀伤距离,另一面,官军的重型投石机布置距离比较远,是因为靠近了就要被砸,你根本没有办法近距离施工,最一开始的武昌城城墙也不过就是普通高度,但是邓艾为了抵御朝廷进攻,丧心病狂的加到了四十多丈,最高处有五十五丈,人看了全眼晕,好嘛一百多米的城墙,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义军就是招架但不还手的,因为你的资源基本都堆砌在修城墙上头去,你别的资源都拿来还手肯定是不够的。
这就还是邓艾自己说的,谁让咱力量就是不如别人呢,但是咱们不甘心被人家骑在脖子上,那就只能各自忍忍吧!不过最近资源补充比较多,邓艾还是计划好要玩一拨大的,因此跟大家就商量起来。邓艾的计划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用油火把曹操北面长江上的所有船全部泼了,到时候挑几个水鬼去动手就行。第二个就是利用运来的火药,敌人敢来我们就用投石机扔出火药去砸他们。如果说唯一的问题就是说火药了,因为邓艾能造火药,曹操难道不能造么?反正这是黑火药又不是tnt这种黄色炸药,没什么问题,虽然产量上不多,但是邓艾觉得可以一试,只不过如何去用这也是个考量,因为敌人如果不上凑,我们又不能给他们送到眼么前儿。
不过起初曹操确实没有在意黑火药这种东西,一开始他也没准备,但是等到他准备了,那就完了,当年的易京城就是这样完犊子的。
钟会挑选好了五十名善水的战士,嘱咐他们每天晚上深沉了以后,每个人一桶油,到时候跑到敌军船下头去倒了,然后尽量提着桶回来,实在不成就算了,然后持续十天时间,看看效果再说。文鸯认为应该加派更多人,但是钟会说这种事情在多不在精,万一被察觉到了,那么问题就麻烦了,被识破了就不能用这招了。这样下去十天时间,邓艾还是觉得不行,他最主要的一点是说还是太少,毕竟有二十万敌军呐,确保全部消灭才是要任务,因此加了五天时间,起初每个人一晚上跑一趟的,后来改成三趟五趟,油哗哗哗倒掉了,确实让人心疼,但是曹操只要还不下令他的水师进攻,那咱们就还得看着。
大概又过去五天了,总算是有眉目了,曹操水师集结完毕,那么邓艾就得考虑如何点火了,远射手能不能有这样的距离呢,项谦说:“这事交给我了,你们愁但我觉得正正好,你们大家伙妥妥放心,看我给他们教训!”
,“好啊项谦,瞧你啦都!”
,邓艾下令进入戒备状态,密切注意敌军动向,尤其是要观察好这些犊子们到底要干嘛,那么项谦只要等着他们移动,站在高楼上一箭下去,只要射到海面上就会引起滔天大火!
事情跟预想的也差不多一样顺利,最终结果毫无疑问,“轰!”
,项谦利落果断的将绑着火药的箭矢放射出去,敌军只是看见一支箭矢射向了海面,谁也不以为意,但是随后的滔天大火卷天而上!轰隆隆!一百多条火龙喷涌而出,这比预想的甚至还要猛烈!因为邓艾确实觉得说用黑火药对付南边和西边的敌人不够稳妥,调配一部分黑火药密封沉底,随着巨浪和火龙的交织被打上来随后爆炸翻滚!二十万水军将士连一粒鹅卵石都没打出去,全部葬身江底。
如此巨大的疏失,但是没有人能对此负责,水军都督张允当时根本人就不在,你总不能把人家砍了头问罪吧!他在河北征调战船呢,正在调拨龙船和楼船往南边去,根本不在长江,那么谁负责这件事情?弄了半天没人负责。
是的您没听错,就是没人负责,因为这件事情本质上是曹操让这些人去弄铁索连环,计策是诸葛亮出的,可他就是个师爷这样的给个主意,又不是说一定要听从的道理,所以弄成了一个很尴尬的事情,就是说你把责任推给他没什么肚量的,但曹操总不能自己说自己有罪吧。其他人无一例外只是执行而已,最后调查一番,是敌人密布油料火药,最后一点燃,然后二十万大军葬身火海了。而且调查也说明,如果现有油污的痕迹,很难清除是第一,更要命的恐怕就是说不只是难以清楚,我们的水军将士远远做不到敌人那样的钻水里头几个时辰不出来。
说白了敌人只要对你用这招你就是束手无策!
曹操没办法,召开全军大会了,会上曹操督促大家要小心谨慎,最起码为了自己性命着想,这几句话还都是人话,士兵们也没听见曹操批评谁,临末了,曹操“削带”
,震惊诸将,曹操说:“身体肤,受之父母。我割下来就等于自裁了。这件事情是孤的问题,也不能指责谁谁谁了,而且事过后了,再去评价谁对不对没什么意思。”
,全军反而借此受到了一些鼓舞,接下来的战斗只会对义军更加险恶的。
义军召开了好不容易的庆功大会,鼓舞战胜二十万敌军的壮举,五十名“水鬼”
战士得到表彰,项谦被点名表扬了,大家很开心,但是也明白接下来恼羞成怒(其实并没有)的曹操会如何对付他们。但因为我也说了,曹操其实没有恼羞成怒,他觉得这些敌人肯动脑筋,有主意办法,确实是厉害对手,自己绝对不能小瞧他们,这个时候张辽又来,说自己请战继续对付昨天的关寿。
曹操想了一会儿,就说:“文远将军,你能恩收此将吗?”
,“末将不敢做这样的保证。”
,“努努力吧!”
,“遵旨!”
,曹操让夏侯惇指挥西路继续轰炸武昌城,并且更多的远程模式的龙牙铁塔(因为某些因素,龙牙铁塔已经不能抵近作战,只能类似于移动式投石机来使用,由诸葛亮改造后投入战场)和投石机继续进攻,并且由曹洪率领大批步兵进行登城,结果这个过程被杀的步兵过十万人,持续了十几天的时间,不过因为不重要,我就一笔带过了。
张辽顶盔掼甲,自然有人鞴马抬刀,张辽何尝不想恩收关寿呢,但他也明白这几个人不会认同曹操的,这东西其实是一个很难理解的事情,举个例子,宇文泰和高欢在本质上完全相同,就连慕容皝和冉闵也是完全一致的玩意儿,有区别吗,有,有本质区别吗,没有。冉闵不过就是更加昏庸残暴,更加毫无人性,更好不是个什么东西而已,但是冉闵不是个东西也并不能说慕容皝就多么圣王了一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主君的忠诚也是很奇怪的事情,因为在透彻者看来,你刘备和他曹操那不是一回事?既然都是一回事,我投奔谁有区别吗,没有区别,比如说很多人会说诸葛亮不投奔曹操是因为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可是诸葛亮跟曹操原本就毫无交集,不存在诸葛亮是不是因为不想去当凤尾所以不投奔曹操这种情况,这说的全都是没谱的事情,你问我我怎么知道呢?实际上这个情况也是十分简单的,根本没生过我也不能预测。还有一些事情,很明显的就属于简单的只懂得数学大小,却不懂得基本现实规律的事情。
比如说很多人从书中旁证说郭嘉郭奉孝其实没有那么厉害,来做证郭奉孝不及诸葛亮,但是此二人根本就没有斗智过,我们怎么能知道他们如果比较谁更厉害呢?如果从成绩上看,杨坚可是绝对的过独孤伽罗,可是他是个妻管严,在独孤伽罗面前杨坚能力再强有什么用呢?这个道理非常简单,这就不是一个数学问题,但是很多人却只习惯于用数学大小比较来思考历史人物,相当幼稚和可笑。返回前面的问题,郭嘉和诸葛亮哪一个更厉害,这是两个人比较的问题,但是实际上书里面讲的很明白,两个人没比过,所以这个问题不回答,不是无法回答,回答是:“不”
,就这一个字的,也不是不能回答,这个回答就是“不回答”
,这个问题是有回答的,不是没有回答,希望大家能明白这一点。郭嘉和诸葛亮哪个厉害,不是说比较这两个人的成绩到底谁大谁小,即使是郭嘉比诸葛亮,这本质上也是一个“关公战秦琼”
的可笑问题,太滑稽了。
如果说有些人想觉得说比较谁厉害一些,那就是比较谁的成绩更大,那么李鸿章和曾国藩的成绩远远碾压诸葛亮王猛和张良陈平,因为李鸿章和曾国藩都知道洋枪洋炮,李鸿章还知道好几千吨排水量的铁甲战舰,而且还是他亲自买的,一炮就能把皇宫炸个粉碎!可是这两个人都是万古罪人,都是乌龟王八蛋,您会认可他俩厉害么,没人觉得他俩厉害,可是比较谁成绩大,那他俩成绩确实大啊!所以很多时候您就走入怪圈了,就变成了:有利于我的证据我保留,不利于我的证据看不到,这样一种耍流氓状态上去。
所以在我看来,不管是李世民还是康麻子,都是一丘之貉,你以为他们算什么呢,其实你如果说某一个人他的力更强,他的利更大,你来投奔他那我觉得未尝不可,毕竟跟着他能赢嘛,但如果说在金陵伪明和北京大清之间还要选择前者,我实在是不太明白了,因为大家都是一样坏的,后者还算成功一阵子了,难道就是自己麻痹自己的所谓“忠义”
理论吗,可是最早的孔先生孟先生可不是这样教育人的,虽然孔先生孟先生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跟后面的所谓挂名的理论还是有区别的,那他坏也不是这里坏啊,你不能说给他按一个别的罪名拉出去毙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