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朗在军营校场受磨砺之时,俞菀璇与银杏在甘州城里美美地吃着羊肉面片。
甘州位置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城内甘泉遍地而闻名,有塞上江南之称。
其实是银杏要入城,她及笄后施老不方便将她带入军营,所以被寄养在城中的杏林医堂,堂主张老大夫是施老的好友,将银杏看做自己徒儿教养。
入秋后天气越干燥,加上气候转凉,咳疾病患增多,医堂忙不过来,施老便让银杏回城中帮忙,俞菀璇送银杏入城,顺便来城中逛逛。
银杏对甘州城十分熟悉,带着俞菀璇去吃了最好吃的羊肉面片,吃过面片后银杏要去医堂,对俞菀璇说:“璇姐姐想去哪玩呢?”
“我也不知道甘州城有哪些地方好玩,随意逛逛吧。”
银杏笑道:“去甘泉寺吧,那里风景好,寺里的素斋也很好吃。”
“我不大想去寺庙。”
她就是在寺庙里长大的,对寺庙熟得不能再熟,也不打算重温吃斋饭,去找个茶楼听曲也好过去寺庙。
银杏强烈推荐:“甘泉寺的签很灵的,你可以去求个平安符或者姻缘签。”
“用不着。”
“去嘛。”
银杏连撒娇都用上了。“去帮我求个姻缘签。”
这才是真实目的吧。俞菀璇挑眉:“哟,看上哪家少年郎了?”
“这个你别管了,你今天一定得去甘泉寺!”
俞菀璇啼笑皆非,最后也只能听那小丫头的去了甘泉寺。甘泉寺在甘州西边的积翠山上,因寺里有一口清冽甘甜的泉水而闻名,今天不是初一、十五,山上的路上没有多少人。
积翠山草木丰茂,因深秋时节而层林尽染,重重叠叠的色彩间,一条青石路蜿蜒而上,长年累月被踩踏磨得光滑平整,远远看着便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甘泉寺虽比不上静海寺和华严寺大气庄严,但青砖黑瓦白墙在山林间也是自成一方静谧。置身其间倒真觉得是在江南某处的山间寺庙,压根感觉不出此处是西北边境地带。
俞菀璇不急着去求签,倒想在甘泉寺里多走走,顺便去看看那口着名的泉眼。绕过大殿,后边是僧侣居住的禅院和招待客人的静院。
俞菀璇往静院走时被一个小沙弥拦住了,他双手合十道:“这位女施主,今日静院有贵客,不接待其他香客,请这位女施主莫要往前去了。”
“贵客?”
俞菀璇好奇,“谁在此处?”
小沙弥也很老实地答道:“成郡王、南宜县主和扬将军。”
扬影枫?他竟然在这?
难怪银杏大早上非要拉她起来,说她两位师兄都没有空闲,让俞菀璇送她入城,之后又非要她去甘泉寺。这小丫头定是无意中知道了扬影枫今日应成郡王之约来甘泉寺的事。
成郡王的父亲是豫亲王,是皇室一个不受宠的皇子,二十多岁成亲之后才分到了甘凉一线边境的封地,豫亲王死后他的嫡子降级袭了郡王的爵位,南宜县主是成郡王最疼爱的女儿,由于封地偏僻,成郡王便想将南宜县主寻一门好亲事。
跟帝京的权贵们结亲是不可能的了,他们家虽是皇室血脉,从豫亲王那一辈就不受宠才会分封到这里,两代人下来差不多已经被皇室边缘化了。每年入京参加宫宴,帝京的权贵们虽尊称他一声成郡王,可他知道谁都没把他这个郡王放在眼里。
选来选去,成郡王看上了扬影枫,这位飞云骑主帅出身好、容貌佳、文武双全还是陛下最看重的。女儿能嫁给他就算圆满了,以后他若回帝京袭爵,女儿最低也是侯府夫人,若一直留守边关也好,离娘家近,时时能见着。
成郡王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就是没想到三年了,他明里暗里提亲都提了几次,甘凉几个州城的人都知道南宜县主等了三年没嫁就是在等扬影枫,可扬影枫硬是没答应这门亲事。
眼看着女儿都十八了,再等下去也是等不起了,成郡王不辞辛苦再一次来了甘州还带上了南宜县主,下帖子约了扬影枫在甘泉寺见面。
知道成郡王的目的,扬影枫也不好推拒,毕竟也是郡王的身份,只好来甘泉寺赴约。
原来是相亲来了,俞菀璇挑了挑眉,答应了小沙弥不去静院转身朝山下走去。小沙弥走后,俞菀璇绕了一个圈回到静院附近,轻而易举地避开郡王府的侍卫,俞菀璇顺利翻墙进了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