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里归家的顾元杰先往屋后井边打水洗个脸,清清爽爽的往娘屋里去。
一进屋,周良芝起身喊了声四舅。
顾元杰看向坐在外甥旁边的顾幼瑶“三姐。”
然后才喊了娘和大嫂。
“坐着说话。”
顾菲菲指了指凳子。
金春兰连忙提起瓷壶给四叔倒了半碗水。
待四儿子喝完水,顾菲菲温声缓语的开口“你三姐得了信儿,木匠的事略有眉目,天刚亮就喊了良芝赶着牛车回顾家。”
说了两句,她看向三闺女“这事儿,主要是你四弟在管,他懂些木匠活儿,你跟他细细说。”
“上回大哥来也是这么说。”
顾幼瑶笑着细细道出原由。
原是她的小儿子周良芝,七岁的时候,拜了周家一个远房亲戚当师傅,学的就是木匠手艺。当时是这么说的,当徒弟可以,也用不着给钱,一年三节不用礼,就是这人得跟着他走,一年回来一趟,若是接了外头的活,兴许就年没个影。家里舍得,人他就带走了,满十六该成亲娶媳定会送回来。
一晃便是九年整,前面的两年,一年回来一趟,十二岁中秋回来了趟,再就是现在,昨天中午刚刚到家。
朱凤喜安排好院里屋后的事,抬脚往屋里进,听见三妹说起这事,顺嘴就接了句“七岁,是不是正好从顾家回去后就随着你那远房亲戚走了”
“二嫂还记得呢,对,就是这年。”
二嫂还记得呢。顾幼瑶眼里笑意更深,接着继续说“我那远房亲戚很有点本事,就是性情略有些古怪,四十来岁都是要当爷爷的人了,他呢还没成亲,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良芝这么一个徒弟,日后定是要帮着养老。”
“许是有本事的人跟咱们想的不太一样呢。”
朱凤喜笑着说话,目光落到了外甥身上,逗他“你还记得吧,那年的饭菜里有一道烧鸡,你可喜欢吃了,我刚还和你六舅娘说起这事,让她去镇上买只烧鸡回来,我家良芝这么些年没见,可得好好招待招待。”
瞧着很是稳重的周良芝还算白净的脸上透了淡淡羞红,有些窘迫又有些说不出的开心,看了眼二舅娘,抿着嘴笑的很是青涩,很有十几岁的少年模样了。
“良芝你师傅如今住哪”
顾元杰沉声问着。周家的这个远房亲戚,若是真有本事,倒是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师傅在县城做事,正南胡同有家姓许,请了师傅帮着量尺寸做家具,他家儿子来年春上成婚。”
周良芝回答完四舅的话,又说“之前跟着师傅在府城做事,接了县里的活后,时间不是特别紧,师傅允许我回家看望父母,给了三天假。”
顾菲菲一听,算了下“意思是明天就得回县城”
“哎呀这么着急”
朱凤喜略略蹙眉“还想着好不容易回趟家,怎么着也得住一宿呢,连床铺都叫人拾掇准备着。”
嫂嫂们待自己如此上心,顾幼瑶私心里也是想住一晚,近几年自大儿二儿娶了媳妇后,她当婆婆后都没什么时间回娘家,眼看大儿媳就要生了,往后当了奶奶就更没时间回来看望老母亲,她看向一旁的小儿,不知小儿心里怎么想。
周良芝满脸歉意的说“下回吧,今儿不成,家里还有事等我回去。”
“什么事啊”
顾幼瑶很失望,没忍住,扯着小儿的衣袖问了句。她怎么不知道有事
想着外婆舅舅舅娘们也不是别人,周良芝便解释着说“家里大嫂下个月有生,大哥见我回来,问我能不能做个摇篮,镇上也有买,竹或藤制成,就是不便宜。大哥晚上睡觉总喜欢翻身,就想着做个摇篮给孩子睡,摇篮我随师傅做过,便应了这事。”
顿了下,说“一时半会定是做不成,就是先和大哥大嫂商量下,做成什么样放哪里,明儿我回了县城再和师傅说一说,做好了我便送回家。”
“是这事啊,可不能耽搁。”
顾菲菲说着,笑着恭喜三闺女“下个月就要做奶奶了,今儿住不成没事,等下个月若是天好,趁着身子骨硬朗我也随你嫂嫂们去周家沾沾喜气。”
她看的出闺女很想在家里住。
很是失望的顾幼瑶听着老母亲的话,激动的一下又红了眼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