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世家豪强们就该出力了。
荀彧、荀攸、陈群、钟繇、杜袭这些占据着朝廷中枢之位的人全部回到故里去当说客,让各大世家豪强在钱粮方面给与支持。
就连夏侯兄弟这种武将都被派了出去。
通常这种时候,只要你的实力足够强大,动的战争赢面过了七成,他们还是比较爽快的,这就是一种投资。
就眼前的情况来看,曹操和吕布两方,稍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认为曹操能输给吕布,所以他们掏起腰包就很痛快了。
这一日的早朝,十六岁的刘协身披黑色蟒袍,头戴九珠皇冠,坐在象征下权力巅峰的龙椅上,整个人却不见半分帝王威严,一双眸子闪烁不安。
内侍喊完百官上朝,八百石以上的官员齐步走上玉阶,在殿门口处开始脱鞋解剑,只有曹操是大步向前,一刻也没有停留。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当朝司空享受着萧何的待遇。
行过朝会大礼后文武大臣开始奏报着朝会内容。
这也是有规矩的,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通常是先说军事,比如袁绍把幽州的公孙瓒打的现在出不了门了,比如吕布跟孙策还在广陵死磕,袁术部下这个月生了四起兵变。
再然后是收益问题,各方税赋,还有世家豪强给与的支持。
最后,才是要解决的问题,哪里闹山匪了,哪里出水患了,哪里有蝗灾之类的。
在这个过程中,刘协显得唯唯诺诺,每次大臣奏报完内容,就小心翼翼的看向曹操,来上一句:“司空以为如何?”
朝廷栋梁嘛,当然是比较累的了。
比子都累。
百官正在奏报的间隙,一名军士持‘急’字令旗,远远就喊着“三百里加急!”
汉军制,加急分三档,八百里、六百里和三百里。
除了边关告急会用到八百里外,内城这边生战事通常是六百里,这两种军报使用的基础条件就是战火烧过来了。
三百里的加急则是属于重要军报传递,不一定是战火,也可能是迫切需要朝廷做出指令应对的外部情况。
但,无论是哪一种加急,都是可以直入金殿不受阻挠的。
军士快步跑入金殿后,单膝跪在了曹操面前,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迎上了曹操如鹰隼般的目光。
怔了一会,传令兵才反应过来,赶忙对着刘协跪拜,“禀陛下,袁术在安丰城内骄奢淫逸使得部下纷纷兵变,城内日日兵戈,如今袁术在张勋的保护下,带着八千多残军逃出了安丰。
据被俘淮南军称,袁术准备从荆州借道北上投奔袁绍!”
袁术,也算的上是一代枭雄了,竟是落的了这般田,一时间金殿内感慨万千。
跪坐着的刘备站了起来,走到金殿中间,作揖道:“陛下,袁术篡逆作乱,若是放任其离开有损皇家威,臣意不可使袁术北上。
从安丰北上并州,必经南阳一带,先前臣随司空征讨张绣曾到过那一带,对那里颇有了解,臣愿领兵截杀袁术!”
一整日都是惶恐不安的刘协第一次露出了一抹窃喜。
刘备是自家人,他能带一支部曲离开,自己也就有了外援。
窃喜归窃喜,可他做不了主,只能赞上一句,“爱卿壮志可嘉,不知司空何意啊。”
曹操眯着眼,拨弄着短须一直审视着刘备。
袁术肯定是要杀的,让他从自己眼皮子低下溜走而置之不理,这事传出去可不好听。
问题是,能不能让刘备去,这一点曹操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
犹豫不决的时候,曹操下意识看向了自己的班底,为的荀彧很果断的摇头示意拒绝,程昱同样是在摇头,荀攸和郭嘉都是低着头看不见表情,要么是没想好,要么是赞同的意思。
其他人不说,荀彧的意见曹操然就会有倾斜,可一想到宛城那一战,刘备救下了曹昂、典韦,曹操又觉得他的忠心应该是没问题的。
如果提防的过于厉害,容让暗怀归心的人望而却步。
思忖片刻,最终还是感性战胜了理性。
一个愿意冒险救下自己儿子和最喜爱的护卫的人,是值得信任的。
“玄德需要多少人马?”
曹操凝神问道。
“我只需本部四千人便可。”
曹操嘴角微微勾勒,“袁术已经是穷途末路,恐狗急跳墙,我再助你六千人,凑够一军之数吧。”
“多谢司空!”
还是老套路,兵权不在自己手中,名为助战实为监视。
刘备脸上古井无波,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同样的路子却不是同样的境况,这一次随军,可没有夏侯惇在旁边。
刘备强忍内心激动,宛城那一战,看来是赌对了。
这一回,我要鱼入大海、龙出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