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回忆起苏铭的话,讲述朱标被派往陕西巡视,回来后不幸染病,最终的命运让朱标心生恐惧。
朱元璋的话语中,既有愤怒,又有无尽的惋惜,对于古人而言,子女先走一步,无疑是极大的不孝。
朱标听着这些,如同被雷击般愣在原地,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十年,而且作为储君,竟要在父亲之前离世,这巨大的冲击让他头晕目眩。
他剧烈地咳嗽,朱元璋急忙上前扶持,安抚道"
老大,苏铭说他会治好你的病,即使真有不幸,我们也会一起面对。”
朱元璋的手掌落在朱标的背上,就像儿时那样给予力量。
经过片刻的沉默,朱标嗓音沙哑地承诺"
父皇,儿子明白,从今往后,我一定会好好保重。”
说到动情处,他的泪水滑落,心疼父亲所承受的痛苦。
朱标理解,父亲失去长孙,马皇后,如今连长子也将离去,这样的打击对他来说是何等煎熬。
朱标的眼泪落下,而朱元璋的眼眶也湿润了,他知道朱标是个多么懂得孝顺的儿子,却无法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
朱标询问起朱允炆的事,朱元璋无奈地摇头,这个选择本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却没想到会出此偏差。
朱允炆的问题,让朱元璋陷入沉默,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悔恨。
"
随着雄英的早逝,吕氏的命运骤然转变,登上了皇后宝座。”
"
允炆,这位昔日的庶子,因命运的转折,地位陡升,光芒万丈。”
"
你走在前面,让我这做父亲的心何以安放。”
"
我所有的期待与关怀,仿佛都被牵引,聚焦于允炆的身上。”
"
允炆,他成为了大明帝国的第二代君王,历史的车轮在他脚下滚动。”
"
听见朱元璋坚定的回答,朱标豁然开朗,旋即又满是困惑。”
"
既然历史已定,朱元璋曾选择允炆,为何此刻,他对允炆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
儿子,我始终坚持,允熥与允炆,允炆才是最佳人选。”
"
何不正式册立吕氏,使允炆名正言顺,即使雄英无法续位,允炆也能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