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继续吧,别自我陶醉了,还有好题吗?
玥:当然有
玥:读宋代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所写的画面。
珂: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下个不停。仿佛要故意沾湿我的衣裳。春风轻轻吹拂脸庞,已经感觉不到寒意。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让人心旷神怡。
玥:此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珂:表达了作者对初春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玥:读清代郑珍的《晚望》: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玥:此诗的颔联和颈联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说出作者运用的三种写景手法。
珂:色彩、动静、远近
珂:“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中“碧”
“翠”
属于色彩。
珂:“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属于动态,“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属于静态。
珂:“碧云收去鸟”
属于远景,“翠稻出行人”
属于近景。
玥:厉害
玥:此诗是怎样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珂:前三联写的是春色之美,尾联写农村的穷苦,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现实贫困生活的不协调,抒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疾苦的同情与关切之情。
玥:厉害厉害
玥:古诗词的有些题目还是比较难做的
玥:特别是没接触过的课外古诗词
珂:对,所以我们必须向课外古诗词拓展,你看看现在的出题人,很多都是出课外的题目,如果我们的课外古诗词积累的够多的话,做起来还是比较顺手的。现在的考试已经不局限于课本了。
玥:我们老师天天让我们背一些课外的东西,我们背诵的作业很多,特别是周末和假期。这不是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假期马上就要到了吗?今年的8天假不知道要背多少!
珂:不得不说你们老师的做法是对的,我们毕竟是普通中学,老师让背的作业真的很少,我还是很羡慕你们的,这样吧,你以后把你们的背诵的作业给我,我按你们的背诵任务去做。
玥:好,不愧是学霸。要不我把我们的作业条都给你,你把我们的作业也做一遍。
珂:也可以
玥:啊?还真想做!你做的过来吗?
珂:书面作业我挑有用的去做,背诵的必须全部背。中考的竞争是全市所有初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嘛!
玥:刚上初一,天天想着中考,你不是学霸谁是学霸?
珂:这不都是被环境逼得吗?你不学人家学,你不背人家背,那怎么去竞争?
玥:谁都不服就服你!
珂:别恭维了,还有好题吗?
玥:有几个
珂:说
玥:“德行兼备”
的“德”
是什么意思?
珂:平行,道德
玥:“以怨报德”
的“德”
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