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救了不少的百姓,無數百姓惠利,自然是對嘉成郡主感恩戴德的。
且每年冬春季節交替,感染風寒生病的人最多,嘉成郡主都會在這種時候布施義診,甚至下到村里,給百姓們看病抓藥。
百姓們最是淳樸,又如何不會感激嘉成郡主呢。
如今的宜陽知府已經換了人,之前的葉知府連任了兩任,早便升遷了,現在任宜陽知府的便是原平陽知縣鄧起福。
嘉成郡主對鄧起福有知遇之恩,而因著嘉成郡主的幫忙,整個平陽縣的百姓日子都過得富庶起來,也讓鄧起福這個在平陽縣任上付出了諸多的心血徹底放心下來,高高興興升任了宜陽知府。
上任以來,自是勵精圖治,一心為民。
有如此知府在,又有胡平業這個得力的大管事在,徐茵茵對於宜陽府的事本就無需過多的操心。
倒是感念於胡平業和何氏兩口子的勞心勞力,特意惠恩,早給他們聰慧的兒子放了良籍,如今正在學堂上著學呢。
對此,胡平業自是感動萬分,恨不得替郡主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徐茵茵回宜陽府來,自是少不得同托德慧相聚的,如今其他姐妹都在京城,方舟去年雖也中了進士,但謀了個偏遠的小縣當縣令,托德慧當時又剛生了兒子,路遠迢迢,就沒有跟著同去,只打算等方舟這三年任滿,看再往哪裡調,到時候孩子也大了,她再跟著去。
托德慧的長女萱姐兒已經三歲多了,生的跟托德慧一個模子裡刻出來似的,徐茵茵一見了便喜歡得緊,送了她一份厚厚的表禮。
萱姐兒跟方婉兮只差了兩歲不到,一番見面認識,也很快的就玩在了一起,至於托德慧的兒子,還才半歲,暫時是跟他們玩不到一起的,只被乳娘抱了在旁邊乾瞪眼。
不過幾天,方婉兮就跟萱姐兒的感情好的難分難捨起來,以至於要離開了,方婉兮還難得得哭了鼻子。
當然,她心中同樣不舍的也有雖相處不多但待她好的不得了的曾祖父母。
可惜,小住了半個多個月,這都三月了,該啟程了,若不然,天氣該熱起來,趕路就不好受了。
離開這天,方婉兮在頭一晚都哭過了,這會兒倒是大大方方的沒有哭,還不停的拍著紅了眼眶的方白氏的背,小棉襖貼心的安慰道:「曾祖母不哭,過年婉兮就回來看您啦!」
「誒!曾祖母等著婉兮回來看曾祖母!」見曾孫女如何懂事可愛,方白氏真是喜歡的不得了。
抱著她不撒手,嘴裡也不忘叮囑徐茵茵路上小心,好生照顧自己跟婉兮,等到了涴南縣,一定寫信回來報平安云云的。
徐茵茵一一應下,也不免請二老也一定仔細著保重身體。
祖婆媳倆絮絮叨叨的停不下來,眼見著日頭都往上升了,這才依依不捨的道了分別。
車隊踢踢踏踏的出了城門,繼續往南邊去了。
第65o章第六百四十九話:涴南縣
從宜陽府到交州,大抵是需要半個月的路程。
但徐茵茵怕女兒身體吃不消,並不急行路,這一路上,早派了人先行一步沿路打點好吃住,倒是沒什麼麻煩。
偶爾碰上好玩的地方,徐茵茵還會停留一二,帶女兒去玩上一玩。
說是趕路,倒不如說是遊山玩水來得更為貼切。
也因此,一直都在京城的方婉兮小朋友就如脫韁的野馬似的,一路上玩的開心得很,只覺得的前所未有的有,一點都沒覺得累。
出了青州,一進入雲州境,沿途那些看著熟悉卻又不熟悉的景物讓徐茵茵也是感嘆不已,一晃便是快八年了,看著此情此景,當年逃荒的那一幕幕似乎又湧上了心頭來。
等再經過當年只待了匆匆數日的大王村時,這裡已經大變了樣,徐茵茵已經看不出來記憶里的那個大王村的模樣了。
到底這裡是他們一家四口剛來的地方,徐茵茵一時興起,特意進了村子想著來個故地重遊一番,可惜,一路從村頭走到村尾,她都沒能找到當年的徐家院子。
當初這院子是賣給王地主的,徐茵茵讓人打聽了王地主,這才知道,當年他們離開後不久,流民就洗劫了大王村,王地主的糧食包括王家人都沒能保住,只剩下個兒子,後頭也跑出去逃荒去了。
徐茵茵聽罷,也是唏噓不已。
大王村已經不是當年的大王村了,徐茵茵看過了,也就罷了。
繼續趕路而去,在天氣早晚涼快中午卻開始熱得不行的時候,總算是進了交州境。
進了交州境,離章平府涴南縣還有四五日的路程,但沒走一日,便遇上了方從雲派來接應的馬寬幾人。
兩廂匯合,馬寬跟徐茵茵見禮問安,徐茵茵笑著頷,將接下來的行程安排都交給了他,但在此之前,不免讓他先去看看隊伍裡頭的妻兒。
朱成和馬寬被陽指揮使送給徐茵茵的時候,都是十八九歲的年紀,跟了徐茵茵多年,在前年的時候,徐茵茵將翠枝和丁香分別婚配給了他們。
當然,也是問過雙方的意願的,都是樂見其成,這才成就了婚事。
先後成婚後,也先後都有了兒女,此番自然也是跟著徐茵茵一起的。
馬寬謝過郡主之後,便樂顛顛的去看妻子丁香和兒子去了,分別半年,他早就想他們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