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带着两个兄弟闯进葛罗禄使团营地,没错,就是硬闯进去,没等侍卫阻拦,他先开口大声喝道,“某乃大唐校尉,安西副使!叫埃斤出来拜见!”
。(左丘品阶不低,不过官职只有使团副使)
侍卫被他唬的一愣,反应过来正要作,却想起埃斤吩咐:不要与唐人起冲突,以免坏了叶护大事……
那侍卫跑去通传,哥仨大模大样的站在空地,一个兄弟提醒道:“二哥,埃斤在汗帐那边,周头儿说让咱们找副使……”
。
“我知道,我这不是不知道副使叫啥嘛”
,左丘手扶横刀看着周围的葛罗禄侍卫,脸上写满不屑。
有些嚣张,也略显粗鲁,如果烦了在这里一定会失望。他特意吩咐过军中佐使,告知将士们,西域诸胡混杂,咱们是大唐王师,跟胡人打交道要注意体面,不要歧视更不能欺负人家,他还单独嘱咐过左丘。
左丘认为郎君说的没错,安西的胡人都是大唐子民,回鹘人跟咱们是亲戚,应该和颜悦色,可是葛罗禄……
他们算什么东西?旧仇未消又添新怨,用得着给他们好脸色?
葛罗禄副使是个小老头儿,听到消息后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安西副使竟找上门来了,他当然知道安西的人在这里,不见面只是心照不宣而已,这种事就是各凭本事,免得尴尬嘛,可这位直接莽过来也不能躲着,只能去看看情况再说。
“拜见上国将军,番邦小吏不知礼数,将军勿怪……”
,老头儿一板一眼的行礼,满脸堆笑的说着套话,埃斤主使在汗帐,我们不知道安西使团在这里,你来是有什么吩咐?
大唐官话说的不错,应该还读过书,恭维和敷衍话一堆堆的往出倒,四周侍卫却都在如临大敌模样。
不怪他们小心谨慎,确实情有可原。许多人都知道汉使经常兼职将领和刺客,其实唐使也差不多,仗着身后的大唐兵强马壮,跨界的事儿同样没少干。
最有名的王玄策,天竺王得罪他,他跑去吐蕃和泥婆罗借兵,反手把中天竺给灭掉,还把人国王一家都带回了长安。
作为主使,本来是奉命去拜访,结果把邻居一家给带回来了,稍微有些不合礼数。至于吐蕃和泥婆罗为啥借兵给他,当然是因为他身后的大唐,否则人家一方霸主,凭啥那么乖巧。
(关于这一事件的起因,据说是因为天竺王见财起意,杀人夺财。个人认为这事儿存疑,王玄策率领的使团不可能携带太多财货,就算带了些金银,堂堂一国之主,也不会为了点财货公然伏击大唐使团。更搞笑的是还让正副使越狱成功,跑去吐蕃和泥婆罗借兵复仇,明显不符合逻辑。
好吧,起因其实不重要,反正是随王主使怎么说,大唐史官也只能听他的把事儿圆过去。
这件事,论鼓舞民族情绪自然是巨大的成功,毕竟一人灭一国嘛。
可是论外交战略,却是重大的失败,经此一事,大唐与天竺的多年外交成果付诸东流,还间接为吐蕃稳定了后方,更严重破坏了大唐的国际形象。
从王玄策此后的仕途看,太宗皇帝对他明显不满,或许只是碍于颜面没有惩罚罢了。
汉唐时的有些边将和使臣,为了军功和能够史书留名,胆大妄为搞事情不在少数,这种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其实并不值得提倡。)
跑题了,说回眼前的事。
小老头儿满脸堆笑说好话,左丘一时有些犯难,人家一个劲的说好话赔礼,直接作好像不太合适,毕竟咱也得以理服人嘛,总要有个由头。
“这个……我们王爷已经重立安西大都护府,知道吗?”
。
“知道”
,小老头儿忙道,“西域这些年纷乱不停,民不聊生,以后仰仗王爷威名,诸部也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
“嗯”
,左丘点点头,怪眼一翻质问道:“既然知道,为何不去拜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