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江南的梅雨季。
梅农们在雨水中争分夺秒地将梅子下树,水果商人开着车入山,根据品相好坏挑选走今年的新梅子。熟过了的梅子自己吃,品相差的梅子摆摊售卖,还有些,被梅农取来封入透明玻璃罐中,发酵,做梅子酒。
林格偷偷喝了一口去年七月腌制的梅子酒。
屋外又是绵绵如丝的雨了,阳台上有几个瓷做的花盆,雨水叮叮咚咚地落上去,错落有致地敲着圆润的边缘。
梅子酒是去年她和林誉之一起腌制的,用掉了林臣儒之前存在家里的那些高浓度米酒,梅子是去年的青梅,在玻璃瓶中皱皱巴巴,缩在一起。
酸酸涩涩,梅子的味道完全压不酒精冲鼻子的味道。林格趴在书桌上,可怜地看着玻璃瓶中存放的梅子,像是在望着她对林誉之的那段感情。
她也要发皱、蜷缩了。
晚上吃饭时,她和林誉之的沟通又又又局限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范围了。
她掰着手指数,失落地发觉,兄长对她说过的话,甚至没有超过十句。
林格不知哥哥的真实想法,青春期的激素让一个聪明的女孩变得盲目,变得“当局者迷”
,她打开上周未读完的书,第四十二次尝试阅读上面的文字,又第四十二次宣告失败。
书一合,一丢,林格放纵自己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陈旧的天花板,看那些肮脏的、小虫般的痕迹扭曲成迷茫的丛林。
她是丛林中迷路的卡西乌斯。
终于听到客厅中有动静——嘭,一定是林誉之的膝盖磕碰到了椅子。夜晚中哥哥很少开灯,大部分依照月光的照明,他每天走的路线都固定,坏心眼的妹妹特意在他经过的地方放了椅子。
林格如埋伏在墙角的汤姆猫,跳出,吓他:“林誉之!”
林誉之一手按在开关上,皱着眉看她:“林格。”
林格双手交握,不自然地拉伸,拉伸,她缓缓地吸一口气,思忖着如何令自己接下来的话语顺理成章。
“你都好几天没陪我了,”
林格说,“是生我气了吗?”
她之前这么说的时候,都是趾高气昂。
妹妹对哥哥从来都不必谦虚,“兄妹”
这个关系天然地让林格多一份特权,一份可以随意向哥哥撒娇、挑衅的特权。
以前的林格,哪怕是知道他真的生气,也会这样大大咧咧地问出口;而现在的林格,明明知道自己毫无错处,却仍不安地询问。
“没有,”
林誉之赶她去睡,“几点了还不睡?”
——他不得不用这种冷漠的语气来尝试击溃那些过于暧昧的氛围。
朦胧灯光下的妹妹看起来就像剥了皮的荔枝,初冬白梅花瓣上的第一片雪。
朦胧的、对男女之事一无所知的她,值得用这世界上所有空灵的词汇来形容。而林誉之并不是文科生,对文学也并无钻研,他只站在柜子的阴影中,用坚硬的壳子去驱逐妹妹,
要她进去安全区。
林格说:“你最近看起来心情不好。”
她听到了哥哥很轻的一声“嗯”
。
“是因为工作的事吗?还是因为学习?”
林格问(),你好像有什么心事。
林誉之没有说话。
他只长久地站在书柜的阴影下(),安静地像这个家的一个装饰品。
林格说:“我觉得你都不把我当妹妹了。”
这话本来是自言自语的,说到后面,她也惊惶,说不出的滋味。
他们之间没有正式去做过DNA检测,也不知是否有血缘关系作为维系。都讲薛定谔的猫,在箱子打开前,没有人知道里面的猫咪是生是死,在真正抽血做化验之前,他们也不知彼此的血是否可以相融。
她听到林誉之清清淡淡地说:“我不把你当妹妹,还能当什么?”
林格在心中默念,情人。
这样的想法一冒出来,她自己又吓一大跳,紧接着涌上一滩不安。
“可能是这几天太累了,”
林誉之说,他语速很慢,看起来似乎真的有些疲倦,“等过去这段时间,我再和你好好聊聊。”
他眉宇间压着倦意,终于从那阴影中走出,倒了一杯水,没喝,反倒是转身,柔声问林格:“你渴不渴?”
林格摇头。
她又怔怔地回了房间,像一个丢了三魂六魄的野鬼,茫然在书桌前坐了一阵,才卷着被子上床。棉花被子是林誉之亲手替她晒过的。棉花被这种东西,容易吸湿,就怕潮,怕压得久。南方的夏天阴雨连绵,太阳就那么几段时间,林誉之总能掐着点把她的旧被子搭起来,晾晒,除潮气。
他现在对她这样好,以后也会对其他人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