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你了,除了你还有谁呀?我也要在你脖子上留一个痕迹。”
于娜嬉笑着凑了上了,像只淘气的小猫。
被于娜这么一闹,我也迷糊了,也就认下了她脖子上的吻痕。明天还要赶飞机,加上我已经有些忌惮张艳的纠缠了。到了网上十二点,等于娜睡着以后,就悄悄的起身回家去了。
面对躺在沙发上睡着的张艳,我只好再次把她抱进房间里。
早上时间有点紧,我就没有送张艳她们母女,直接打车去和张静会合,和上次一样,我们坐的是经济舱。张静小声的对我说:“姐夫,你有钱了,请我坐一次头等舱吧。”
“下次吧。”
我答道。
张静却很认真的和我拉了勾。到了天津后,是那个给我打电话的女经理接的电话,她很客气的让我们管她叫小萱。一个长的比较艳丽的姑娘。后来我才知道她们公司的经理有很多。
我主要参加的活动是在第三天,就是鉴宝活动上。那光景与其说是鉴宝活动,不如说是菜市场呢。主办方为了吸引人流,让只要认为自己手里有宝贝的人都可以来此参加鉴定。于是我也就有了一种菜摊摊主的感觉,不过会场的秩序还是很严格的,拉上了隔离线,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当天不止有保安,还有警察进驻。张静坐在我旁边,给我充当助手。
那些来做古董鉴定的人很有意思,不少的人随便拿个东西都能来鉴定一下。气愤之余,也是无可奈何。
一个人拿着一串康熙通宝欢喜的走了以后,一个人把一个瓷器放到桌子上:“大师,帮我看看这个是不是真的,是我祖上传下来的。”
我拿起瓶子喝水,张静跟她指旁边说:“鉴定古董的在那个区域。”
那人却说:“大师,我在电视上见到过你的,你就帮我鉴定一下吧。”
我放下矿泉水瓶子,把瓷器拿在手里看了看,直接被瓶底的几个大红字给吓到了。只见上面印着“大明康熙年制”
。我抬头看了那哥们一眼说:“兄弟,你这东西有不少天了吧?”
他怡然自得的说:“什么叫多少天了,都大几百年了。”
我把瓶子递还给他,扭头对张静说:“去叫一下警察,就说这有一个神经病。”
“别,我走了就是了。”
那人端起瓷器赶紧溜了。
这个玩笑开了也就开了,下午的时候,又有一个家伙给我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它拿出一块的硬币递过来:“专家,你给鉴定下,这块钱现在值多少钱?”
我瞧了一眼他手里那一枚,2000年出产的一元硬币,真有点急了。我毫不客气的说:“哥们,你来找茬的是不是?”
他不理会我的情绪,一本正经的说:“专家,我是认真的。你给好好瞧瞧,我听说现在这款已经停止印制了。”
我埋下头,碰了一下张静的手臂。张静对他说:“要不你走吧。”
“哎呀,专家,你就给瞧瞧吧,我不是开玩笑的”
。那人坚持说。
我又碰了张静一下,她才站起身朝一边走去了。一会儿就带了两个保安过来,那人被拉走的时候还在嚷着他真是来鉴定的。紧接着的人说:“刚才那个人是神经病。”
我从他手里接过一枚奇怪的硬币,正面看看,又反面看看,我说:“兄弟,你确定这不是一枚游戏币吗?”
“啊……?”
他惊讶的张大嘴巴,把硬币从我手里夺回去,瞧了瞧,歉意的说:“不好意思啊,我拿错了。”
出了这几次恶搞的世故,让我都没心思继续做鉴定了。整个鉴定市场,假的多,真的少,除了这两者之外,还有那种半真半假的,就是仿造的那种,但又有些年头了,所以还能有一定的价值。我鉴定了一天的古币,能有价值的也不过几十个。
晚上,活动方邀请“专家们”
吃饭,跟我同桌的都是几个对古币颇有研究的专家,但是他们不是只研究某一类古董,而是广泛涉猎。
一个专家跟我敬了酒说:“沈老师,你手里有那么好的东西,是不是准备在后天的拍卖会上出手啊?”
我还没回答,另一个人就说:“他手里那枚古币可是价值连城啊。”
“那可不见得啊。”
有人说:“原来应运通宝只发现了一枚,孤品自然是无价了,可现在是两枚了,价格恐怕就有得谈了。”
我反唇说:“只可惜那一枚还在博物馆里放着呢,私人手里恐怕就我手头这一枚了。大齐通宝,存世两枚,存品的相貌还不佳,尚且价值不菲,何况我手头的这一枚应运通宝呢。”
“沈老师说的极对,两枚应运通宝我都看到过了,沈老师手里的那一枚保存的相当完美,如果不出我意料的话,沈西先生手里那一枚应该是母钱(模板币,是古币中工艺最精巧的,价格也最高)。”
最先说话的那个专家眉飞色舞的说:“我想拍卖的话,最多能以八百万的价格出手。”
众人一片喧哗,议论纷纷。我埋头吃喝,没太融入他们的争论之中去。因为古币在我手里,最后到底是个什么结果,很大程度上我是有着决定权的。
我知道关于我手里那枚古币的争议,这才是个欠揍。第二天上午,那个叫小萱的经理就跑到酒店房间去找我了。先是说了一通无聊的客套话。
“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