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好那天,金枝早早带着两个孩子来。
“姐,姐夫不去?”
金米粒没看见许秀才,问了一句。
金枝:“他不爱去,就喜欢在家里看书。”
金枝和许秀才的二女儿许瑶嘟着嘴告状:“是呀,爹爹喜欢看书,他说我们不在家,看书更清静。”
可怜又可爱的模样,惹得金米粒大笑。
来金米粒家汇合的李婶也开口道:“金家大闺女,好久没见你去赶集了,今天怎么有空去。”
金枝用手揉了一下鼻子,:“这不要过年了吗?以前都是忙,孩她爹要在学堂教书,得给他们洗衣做饭。”
说罢,心虚的瞟了金米粒一眼。
金米粒插话道:“李婶,咱村子里有几个像您一样,隔三差五能去赶集的,您说是吧?”
“那倒也是。”
村子里,自己有四个儿子,劳动力多,土地不少,自己平时能帮人洗衣服挣个三瓜俩枣,日子比其他人家是松活得多。
一番恭维,李婶美滋滋的坐在牛车上,脸上的笑容都快盛不下了。
今天是最后一次给“汉昌楼”
送鱼,上次来,佟掌柜就告诉她,再做两天生意,就得启程去老家过年。
留下三条鱼在家分给大姐、二姐、爹娘过年吃,又单独带出两条,打算送完以后给杜郎中夫妇带去,其余的都送去给了“汉昌楼”
。
一共4oo个铜板,金米粒打算都用来买年货,两个姐姐的已经是买了送去,可自己和爹娘除了三分之一的烤花生、顾小花家背回来的熏肉,还没备下其他东西。
集上比前两天还热闹,卖对联的也多。
金姚氏和李婶今天也是最后一天给东家洗衣服,还没有回来。
金姚氏和金枝带着三个孩子一路走,一路看,左挑右选,选了三幅对联。
古代没有那么多种类的年货,翻来覆去就是那些。
年货她给顾小花家买、给杜郎中家买,自己家的也买了一份一模一样的,前几次光顾着给别人买,从来没想着给自己家也买一份,过年,再不能委屈自己,好吃好喝的,得买些:菜籽油、花生糖、点心、南瓜子、盐、做菜的其他调味料……
金枝将金米粒扯到一旁,小声问:“三妹妹,你怎么买了那么多东西?家里日子什么时候好过成这样?”
金米粒嘻嘻哈哈回道:“没多好过,今天不是卖了鱼嘛,钱全都买了这些东西。”
虽然家里存下的铜板比这还多,但她不想露富,即使在自己的亲姐姐面前,也不能炫富。
加上金枝买的,的确是满满当当一车,让人看着眼红。
金姚氏和李婶回来,金米粒问她俩还有什么东西要买。
她娘看他们四个快被东西淹没在牛车里了,连忙摆手,“不买了,家里缺的东西你肯定都买齐了。”
金米粒做事她放心,说不定买得比她想要的东西还全。
李婶也笑眯眯的摆摆手,“我改天带着儿子们再来买,不然你家的老牛怕是要拉不动了。”
得到金枝和李婶的同意后,几人踏上去杜郎中家的路。
“我听说,杜郎中人好,家中只有一个独子,医术不错,十里八村的人生病都是找他看诊,想必赚了不少钱吧?”
李婶知道金米粒认杜郎中夫妇做干爹干娘的事,这会子八卦起来。
本着维护自己干爹干奶的心,金米粒替杜郎中澄清:“哪有,他们老两口心善,很多穷困人家来看诊都是少收或者直接不收,儿子不在家,老两口的开支都是靠那少的可怜的看诊费支撑,并没有多少积蓄。”
李婶又问:“他儿子不在家?去哪了?”
“当兵去了,好几年没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