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3年8月15日,时光荏苒,短短三个月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过。
面对即将征讨的田虎及其所率领的六十万雄师劲旅,陈叶深知仅凭现有的兵力实难与之抗衡,于是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大规模征兵!
可谁曾想,这一举动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原来,由于此时正处北宋年间,天下人口众多,且民间生活疾苦,为了有所生计,百姓们纷纷踊跃报名参军。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招募之后,每个师团都成功招揽到了足足两万五千名士兵,军力得到了极大补充。
要知道,如果不是上官婉儿极力劝阻,这个数字很可能还会继续攀升。
毕竟,梁山军在山东、河北一带声名远扬,其给予士兵们的优厚待遇更是广为人知:不仅从未拖欠过一分一毫的军饷,而且还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活。
虽然日常训练十分艰苦严格,但相较于那些令人不堪重负的“996”
甚至“007”
工作制而言,已算是好上太多;至少能让士兵们感受到最基本的关怀与尊重。
如此一来,自然吸引了无数百姓投身军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也是在这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陈叶站在梁山之巅,俯瞰着下方密密麻麻的士兵们。他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因为今天将是他们出征的日子。
陈叶稍作士气鼓舞,旋即开始战略部署。
他命令海军一师和二师驻守梁山以及黄海、渤海地区,确保后方安全无虞。其他军团则全数出征田虎,攻打泽州、晋州、隰州和石州等地。
同时,山东军团留下林冲所率的梁山1师镇守本土,其余三个师团则由团长卢俊义带领,进攻隆德府、威胜军、汾州和辽州等要害之地。
此外,河北军团需要全力防守辽国边境线,并时刻保持对朝廷动向的严密监视,以防止宋徽宗派遣大军突然袭击。
此次出征共有二十三万余名战士参与其中,陈叶也与卢俊义约定好,待任务完成之后便共同会师太原府再行河北的最后一战。
梁山上那位被称为
"活地图
"的军师许贯忠,在大军出征之际,交给了陈叶一幅神秘的地图,并嘱咐他找专人拓印下来,分发给出征的诸位主要将领。
这幅地图详细描绘了三晋地区的险峻山川,清晰地标出了各处可供军队屯扎、埋伏和厮杀的关键地点。
手握如此珍贵的情报,陈叶如虎添翼,轻而易举地抵达了目的地——泽州陵川(水浒传中为盖州,宋朝为泽州)。
陵川城中驻守着董澄以及他的副将沈骥和耿恭。董澄虽有些武艺傍身,但其智谋不足,性格刚愎自用。
当梁山先锋队的骑兵1师逼近陵川城下,原本计划先在城外安营扎寨,再伺机攻城。
然而,消息传到董澄耳中后,他心急如焚,立刻升帐点兵,整顿军马,毫不犹豫地率军出城迎战。
耿恭一脸凝重地劝谏道:“我曾听闻梁山这群好汉,实力不容小觑,我们绝不能轻视他们,只应全力固守城池;同时尽快派遣使者前往盖州请求援兵支援,等内外夹击之时,方有胜算可言。”
董澄闻言勃然大怒,怒斥道:“岂能容忍那些家伙小瞧咱们?他们竟敢前来攻城!他们远道而来必定疲惫不堪,待我亲自出马,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耿恭苦苦劝阻,但董澄根本听不进去。
董澄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留一千军马给你在城中守卫。你只管登上城楼观战,看我如何杀敌。”
说罢,他迅速披上战甲,手提大刀,与沈骥一同率领军队出城迎战敌人。
董澄稳稳地端坐于马背之上,手中横握着大刀,高声大喊道:“水泊草寇,居然敢送上门来找死!”
扈三娘见状,也毫不示弱,策马上前,厉声喝道:“我们乃是正义之师,替天行道,尔等速速下马投降,免受刀剑之苦!”
双方军队齐声呐喊助威,声震云霄。
扈三娘和董澄如箭一般冲向对方,瞬间便杀入战阵中心。
两匹战马交错而过,两件兵器同时挥舞。两位将领激战了不到三十回合,扈三娘突然掉转马头,朝着后方疾驰而去,董澄紧追不舍。
跑出一段距离后,扈三娘猛地回头,抛出她那红色锦绣制成的绳索,只见二十四个金色钩子如同闪电般射出,准确无误地勾住了董澄。
董澄猝不及防,完全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这样被扈三娘生擒活捉。
耿恭站在城楼上,远远地看到董澄疾驰而去,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担忧:“这家伙如此莽撞,不行,我得赶紧鸣锣收兵,以免有所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