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晔带着弟弟忙活了一阵,到了太阳下山,他已经捉了满满一桶鱼,这次可不是上次那种小木桶,而是装水的大一号木桶。方晔想着这次捉了这么多鱼,肯定要隔很久才能再来,让小溪里的鱼休养生息,所以他一次捕了个够。
小方霖看着满满的一桶鱼,小嘴咧得直笑,这可是他和哥哥一起捕的。方晔提不回家,赶忙打发弟弟回家去叫爹爹来提鱼,他在这里守着。
方天华很快就来了,本来他就被妻子赶出来找儿子,要知道儿子两个出来这么久,妻子早就坐立不安,派他出来好几次,到溪边望望,他看到两个儿子忙得开心,也就回家告诉妻子,现在提着一桶鱼,他还真是傻了眼,没想到这条小溪看着小小,里边居然有这么多鱼?
方晔带着弟弟跟着老爹的脚步,回到家,就让爹爹到院子的井里打水,把之前养鱼的大缸装满水,才把同里六条大鱼放进去,留下小鱼在木桶里。
问爹爹会不会杀鱼,方天华想了一下,还是老实告诉儿子他不会。方晔找来小刀子,给爹爹示范一遍,怎么杀了鱼,清理干净,看着爹爹做得一丝不苟,才洗了手,要爹爹帮他把这一桶小鱼都清理干净,看到方天华忍不住睁大眼睛看着方晔,无言地传达他的惊讶:儿子,这么多鱼,全杀光?得到方晔肯定的点头才问道:“咱们家吃不完这么多啊?”
“爹爹,鱼可以腌制,到时候我们想吃就有得吃,爹爹还是继续杀鱼吧。”
方晔笑眯眯地对迷糊的爹爹说道,才洗净手,准备去捞硬豆制豆油。
方晔也是试过才知道这异世的硬豆和前辈子接触的黄豆的区别,长得跟黄豆一个样,方晔也试过味道,都没差,可是硬度就比黄豆要高得多!煮硬豆吃,那是浪费柴火,还好,只是硬度不同。
因为硬度问题,他只能先把黄豆浸泡变软,现在才开始煮豆。煮沸一会他才把煮好的黄豆放到让娘亲去隔壁周婶家借的蒸笼,周婶家会在集市的时候到县上卖包子,蒸笼的器具她家都有,蒸黄豆要费时一个多小时,方晔看着火,何氏已经进来,看到大儿子已经累得满头大汗,赶紧拿来蒲扇,给儿子扇扇。
“晔儿,很累吗?不行的话咱们就别做了。”
“娘亲,一定能行的。晔儿想做出来。”
等方晔蒸好硬豆,何氏已经做好饭,方天华因为杀鱼越做越顺手,也已经把鱼都收拾好。方晔将蒸好的硬豆平摊在竹箕上,在炕上腾出一块地方,将它弄得湿热,才把竹箕放入湿热的环境中进行发酶。方晔上辈子对于豆制品太熟悉了,他第一次当学徒,就是在一家制豆坊,他熟悉每一种豆制品的制作工序,后来制豆坊的老板要转让豆坊,他那时已经离开豆坊在外边闯荡,知道后,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再签了借条,才把制豆坊接过手,这是他创业的第一步。他把豆坊发展成为豆厂,又开始涉足食品业,慢慢才有自己成功的那一天。所以方晔现在重新制豆油,里边包含着很多感情。
蒸豆发酶要用一天的时间,之后洗酶,再用热水反复浸泡,最后才开始熬油。也就是说还有一天的时间。
“晔儿,你怎么会有这么多想法。”
吃饭的时候,方天华问道。
“晔儿落水醒过来后,脑子里就有好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可不知道是不是对的,所以晔儿想做。小的时候晔儿也会做梦,有时也会梦到。”
方晔答道。
方天华自己小时候也经常天马行空,想着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现在听了儿子的话,也觉得儿子想到就做比他可强多了,倒没再多想。
“晔儿,那些鱼要怎么办。”
何氏也问道。
“先用粗盐腌制,我试做一些腌鱼,其他的今晚用剩下的油煎做煎鱼,好吗,娘亲。”
方晔想了想说道。
“好吧,就听你的。”
“哥哥,还有你挖的笋呢,什么时候吃?”
方霖吃着今天剩下的一只鸡腿问道,吃得满脸都是油腻。
“明天再做,先好好吃饭。”
方晔听了方霖的话,才觉得好一阵头疼,他自己弄太多事来做啦。
“晔儿,别头疼,娘今晚在旁边给你打打下手,娘学会了,你就不会太累。你也是,怎么捉了这么多鱼?”
方晔吐了一下舌头,哈哈,他那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想着捉多一些,到时候就不用经常去捉,没想到让自己工作量加大。
“对了,咱们要送条鱼给周婶家,毕竟他们家借蒸笼给我们了。”
何氏想道。
“娘亲说得对,我倒忘了,再说我们周围总共也才四户人家,那些大鱼还有六条,就每户送一条好了,这样咱们家还有两条鱼剩呢。”
方晔也跟着说道,和邻里打好关系,是很必要的一件事。
“反正这些鱼都是晔儿的功劳,晔儿要怎么处置都行,自己拿主意。”
方天华也很赞成儿子的想法。
“爹爹,鱼还有霖儿一份呢。”
方霖听到爹爹把他给忘了,不满的说道。
“那霖儿想怎么办?”
方天华逗了逗小儿子。
“嗯?”
方霖放下碗筷,用油腻腻的小手撑着下巴,冥思苦想,好一阵子才说道:“还是听哥哥吧,霖儿没想到好办法。”
“哈哈。”
方天华笑着用大手摸了摸方霖的脑袋。“你还是别想了,瞧,现在更像只花脸猫。”
琐事
方家周围有四户人家,包括方家,还有两户是外地来李家村落户的,剩下两户是原本李家村的人。李家村这两户人家是两兄弟,李来,李进。这两兄弟爹娘去得早,互相扶持,加上村人的帮衬,两兄弟才相依为命长大,原本李来李进兄弟家境还不错,不过爹娘去得早,没来得及安排,家产就让他的叔父李林,也就是林婶子家给占了许多,若不是李家村人本就淳朴老实人多,戳了李林家不知道多少背脊,才让原本被林婶子怂恿占侄子便宜的李林给吐还一些家产,让他们兄弟俩维持生计,不然早就进了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