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完美小说网>寤寐求之(双重生) > 63生天(第3页)

63生天(第3页)

好在身子并无大碍,郎中叮嘱了几句后,便又被人押着离开了。

姜韫不得不放弃途中出逃的计划。这一路人生地不熟,她眼下又身虚体弱,绝不能豁出去硬碰硬。

马车一路往西去,她寝食难安熬了一路,瘦得下巴都尖了,好在腹中孩儿比她更坚强,一点也不闹腾。

临到京城的时候,天气已然冷了下来,隐隐有初冬的寒意扑面而来。

禁军的令牌让马车在京都长驱直入,姜韫连使计露面让守城的官兵起疑的机会也无。

她心里冷笑着盘算皇帝会把她扣押在何处。

到了京城,虽是天子脚下,可同样是姜家和侯府的地盘。

马车一路驶向了长乐坊内的大安国寺。不得不说是个好地方,和大明宫只隔着一条北街,正对着进宫的延政门,若是站在寺里楼阁上往北望,能清晰瞧见巍巍宫城里连绵的宫殿。

姜韫被安置在寺庙后院的一处僻静的宅子里。

她急不可耐地想探听外界的消息,奈何一连好几日不曾有人踏足这寺庙的后院,唯有身披甲胄的禁军层层把守。

直至她深夜惊醒,大喊腹痛,禁军火急火燎地去宫里报了信,派了位须皆白的太医过来,她方觉机会来了。

紫宸殿。

殿内阒静非常,落针可闻,宫女内侍战战兢兢地跪伏在地,大气不敢出。

皇帝适才骤然起身,摔碎了博古架上的好几只梅瓶玉器。

瓷片、碎玉零落满地,上前赤手收拾残局的内侍被皇帝猛地踹了一脚,仰翻在地

,又忙不迭跪好连连磕头请罪告饶,全然不顾手掌和额头汩汩涌出来的鲜血。

英国公在一旁沉默了几息,拧着眉也跟着跪了下去。

“陛下息怒,当务之急是将西北都护八万大军逼退,且不能让其过渭水,否则京都危矣。老臣请命率十万禁军北上攻打西北军。”

皇帝挥袖一下子拂落了案几上高高堆着的卷轴,厉喝“一个二个皆反了天了沈煜在东北造反,薛延之在西北起了兵”

英国公眼神一沉“薛延之的反心竟藏了这么些年。”

“你以为是他想反”

皇帝冷笑。

“难不成和御之有关”

英国公惊疑不定,“他怎会和御之暗通款曲早先臣等跟随陛下征战之时,那薛延之分明最看不惯的便是御之,当年若不是陛下从中调和,他二人早斗个你死我活了。陛下派遣他去西北坐镇,不也是想着这一层吗再者,若真是御之,此举未免太操之过急了吧他人在幽州水深火热,哪抽得了身顾京都之事”

皇帝脸色僵硬,半晌才下了旨意“爱卿年事已高,还是好生在京都将养罢。传旨下去,着卫国公率十万禁军北上抗敌,务必将薛延之的脑袋给砍下来呈给朕。”

内侍监立马便退出去传口谕。

英国公也跟着退出了紫宸殿,出殿时嘴角越下沉了,忽生出几分兔死狐悲之感。皇帝千防万防,猜忌心太重,当年跟着他打天下时引为心腹,兄弟相称,一朝御极,半分情谊也不念了,瞧谁都像是在觊觎他的金銮座。前一个是太过出挑的沈御之,往后他这个国丈又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呢眼下便开始不准他染指兵权了。

英国公此时也只能反复安慰自己,皇帝重用卫国公是念及卫国公世子韩靖安同沈煜交好,逼他二人对立。

翌日,卫国公率大军出征,与西北军在渭水边展开激烈的厮杀,两相僵持。于此同时,幽州战事已酣,句骊被逼退回边境外,而幽州铁骑则趁势而上,讨伐句骊残军,反败为胜,夺下了句骊三座城池。句骊节节败退,连夜派遣使者请求和谈。

姜韫对此一无所知,只觉大安国

寺的香客越来越多,烟雾缭绕。

她有些沉不住气了。

正当她打算另谋出路逃离寺庙之时,寺庙被勒令屏退百姓。

隅中时分,皇帝摆驾了大安国寺。因皇后身子抱恙,他身边伴驾的唯有崔贵妃。此行明面上是为边关的战事和久病的太后祈福。

大安国寺后院的宅子里,皇帝屏退了内侍和护卫,垂眼漫不经心地让正欲弯身行礼的妇人平身。

姜韫从善如流,扶着腰站直了。

皇帝见她仰起头来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之色。当初在宫里照过一面,未及细瞧便被沈煜挡住了,眼下他才得见了真容。

不愧是让沈煜神魂颠倒的女人。

“听闻沈夫人自小在姜家便素有聪慧的美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