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了翅膀会飞,桃子下个月就熟了,蚂蚁喜欢吃草。”
降珠听的很认真,屋子里剩下的三个人完全就可以用满脸黑线这个形象的词语来形容,互相看了一眼,垂着头都忍着笑。
爷孙三个却自得其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真没想到,皇上原来是这样的皇上。
过了好一会,昭帝才叫人带了浩曦和降珠下去,转头问起了李宣睿的差事,虽然还是平常一样,但李宣睿和刘淑妃却都明显的感觉到,昭帝对李宣睿的态度比之前软和亲近的多了,说话也很和蔼:”
这一次去陕西的差事不太好办,天气也热,去的时候带上两个大夫,修筑堤坝的事情你要用些心思,陕西的同知王世人在这方面有些才能你可以和他好好谈谈,听听他的意见。”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刘淑妃想起两个孩子,怎想怎么觉得可人疼,有福气,没料想的说了几句话,就叫皇上对李宣睿的态度有了大变化。
说到底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在子女的心目中有分量,谁不想子女孝顺自己,皇帝也一样。
李宣睿都一一答应,顿了顿:”
父皇也不必这样担心,能做点实事,就算幸苦点,儿臣心里也很乐意。”
之前的李宣睿心里就算有这些想法,也很少往外说,他向来内敛,不善于表达自己,虽然有能耐但却显得过于淡漠了些。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在和如意还有两个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他渐渐的也不像之前那样沉默,就好像是心里那道冰冷的心房在渐渐融化。
人和人之间,一两句话说到了地方就能让人拉近距离,觉得亲切,自来有句俗语叫做”
三句好话当钱使”
,这就足可见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了多大的份量,有多大的作用。
昭帝露出点笑意:”
瞧你现在做了父亲,到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李宣睿就笑了笑:”
现在才觉察出做父母的不易,儿子长这么大,父皇和母妃妃心了。”
刘淑妃觉得心里酸酸的,用帕子按了按眼角,说起李宣睿的小时候:”
你小时候可没有浩曦这么壮实,三两日的就生病,你父皇愁的不行,叫人去民间专门找了儿科的大夫给你看病,有次发烧守了你好几天,后来渐渐大了才好一些,你当当初为什么送你去昆仑学艺,也是因为你身子弱,璇玑道长说要去昆仑山上方能好一些,这才忍痛送了你去。”
李宣睿被送去昆仑是横亘在李宣睿和昭帝夫子关系之间一条巨大的鸿沟,致使彼此都很难亲近起来,刘淑妃现在提起来就是想要适当的化解。
不管昭帝当初那么重视他是不是出于对刘家的畏惧以及需要,毕竟确实对李宣睿不错,李宣睿跪在地上:”
别人都说儿臣性格坚毅做事能耐,连父皇也这样夸赞,说到底和昆仑求学的经历密不可分,以前年幼不是没有心里难受过,不知道为什么偏就我被送去那样的地方,等到长大到现在做了父亲心里才明白,做父母的为子女操碎了心,只想给儿女最好的东西,如今儿臣要多谢父皇送我上昆仑,若不是父皇就没有近日的儿臣!”
言辞恳切,情真意切,如意觉得必须给李宣睿点个赞。
昭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竟然眼角也湿润了下来,亲自扶起了李宣睿,感慨的道:”
你是真的懂事了!”
都快三十的人了,还不懂事像什么话?如意心里诽谤着。
不得不说,今天确实是意外之喜,因为昭帝和李宣睿的夫子关系大大改善,亲近了太多,昭帝和李宣睿说着话也没有要走的意思,眼见就要正午,如意告退下去,去了厨房里亲自看着做饭,厨房里一下子挤进去了不少人,浩曦和降珠这两个跟屁虫必定是甩不掉的,惠仁和李宣琪也跟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