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已经框死的结构里找到结构点,是不可能的。”
哈世基:啥啥啥?
见哈世基一脸地疑惑,张森耐心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从认知层面,我们是远远达不到吴哥的境界的。所以用我们的认知去推测吴哥的手段,自然会走进死胡同。”
哈世基:啥啥啥啥啥啥?
见哈世基脸上双倍的疑惑,张森有种说相声没有捧哏的别扭感觉。
他只能说得更明白一点:“比如我们的认知是,女装厂利润率大概在1o%对不对?”
哈世基点点头,这一句他听明白了:“但是如果我们的女装厂利润率只有1o%,这个项目是无法盈利的。”
“吴哥从来不会做无效的操作,如果他把原本1o%的利润都作为福利给了员工,只能说明一点。”
张森继续说道。
哈世基的眼睛亮了起来。
张森:你眼睛都亮了你倒是继续说啊。
哈世基:我是以为你有答案了眼睛才亮的。
张森:……
二人短暂的眼神交流之后,张森默默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说明在吴哥看来,服装厂的利润绝对是可以突破1o%上限的。”
哈世基质疑道:“我们本来就是小厂,利润微薄。你说那些大厂能够过1o%我信,但是我们这个小厂不可能的吧?”
张森说道:“你看看,你如果永远先把问题框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他在心里默默道:“果然人不可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哈世基默然,等待张森继续说下去。
“如果吴哥认为服装厂的利润能够过1o%,那就可以。”
张森斩钉截铁道。
对于吴为的信任,整个公司张森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也许杜洪勉强可以?
“所以我们的推导过程可以重来,假设现在服装厂利润过1o%,达到15%,甚至2o%,那我们的问题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
“可是我们这个规模,设备……”
张森打断道:“你还是没理解我的意思。”
“既然吴哥觉得可以,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吴哥的认知当做现实条件去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可以被否定的假设。”
张森见哈世基已经彻底蒙圈了,于是换了一种阐述方式。
“现在我们确定,服装厂的利润是可以过1o%的,那么我来问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做到?”
哈世基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自然也是做过研究的。
他很快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的知识,然后说道:“当然有方法。”
“1。压缩用工成本,场地成本。”
“否定。”
“2。引进新设备,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