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绝更觉诡秘,丝毫不敢停留,赶紧往东城门那儿跑。
到了东城门前,跟守门的兵丁习惯性地贫了几句嘴,他便穿过城门洞,熟门熟路地走了四五里地远,到
了清凉山的脚下。
他家祖传的小院,就在清凉山半山腰偏上的位置。
小院朝南,独门独户,北屋正房有四间,左右还各有两排厢房,正房和西侧厢房之间,还搭了间简陋的柴房。
整个李家小院,用竹篱笆围起来,只在南边开了个木头院门。
因为在荒郊山上,随便建,小院的占地面积并不小,周边的风景也还不错,从篱笆木门外,往东南方向走上三十来步,就是个圆形的山中小湖。
小湖三四亩大的样子,湖水清澈,没风的时候波平如镜,映着云影天光,景色也算不凡。
小湖的东北角,就是石头山壁,怪石嶙峋间,还挂着几道瀑布,流淌而下,注入小湖中。
瀑布的数目没个准,雨水充足的季节,最多时能有十几道;旱季没雨下的时候,可能也就细细的两三绺。
因为山石多,瀑布都从小缝中流下,于是不管数目多少,每条瀑布都很细小,落下来时,随风飘荡,如同一条条窄小的素纱白练。
这样的瀑布,放在文人雅士眼里,定是雅趣十足,但李云绝却很不喜欢。
在他眼里,这些细小白瀑布随风吹荡的样子,很像他去打短工,雇主们给他打的白条。
所以他看瀑布的心情,就不是很好。看湖还行,没风的时候能当镜子,实用啊。
客观说,李家祖传小院,并不小,周边的风景还不错,就他一个破落户孤儿,值此乱世,为啥还能守住,
没被豪强夺走?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因为这清凉山的东北侧山坡,是京畿一带著名的乱葬岗。
天子脚下,能夺李云绝这清白良民祖产的,总归有些势力,算是贵人;那对贵人来说,屋背后没太远处,就是乱葬岗,那多晦气啊。
“眼不见为净”
,那是安慰之词;就算看不见,那也听得见啊,没见三天两头,就有送葬的唢呐声,从山后声声传来,哪还有心情享受清净山景?
所以在乱世之中,李云绝奇迹般地保住了这一处院落。
乱葬岗什么的,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心情是什么?享受是什么?能吃吗?乱葬岗、送葬声,有睡大街可怕吗?
没有。
所以这小院,就是他的安乐窝。
今天经历了两件惊心动魄的事,李云绝心很累,所以归家的心情很急迫,就走得非常快。
很快他就走上清凉山的山路。
从山脚下,到他的安乐窝,还要走两三里山路,这中间,会经过路边一间泥墙土屋。
这屋子已经破败,曾经属于一个穷苦的光棍山民。
当山民在清凉山中,换了一个地方住,去了山北面的乱葬岗,这屋子就逐渐破败了。
现在它的木头门早就朽烂,外墙上爬满了杂草藤蔓,西北边的墙角也半塌了。
这样的屋况,显然不能住人,现在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给李云绝当路标,每当看到它时,就知道,哦,还要一小半路,就能到自己的安乐窝了
。
不过今晚,当李云绝转过一个山角,随意地看向这路标屋子时,却是大吃一惊!
原来,暮色沉沉中,破屋从来漆黑一片的门洞窗洞里,竟然亮着桔黄色的灯光!
“难道闹鬼了?”
从来百无禁忌的少年,忽然就联想到自己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