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翌日。
觅瑜早早起身,焚香沐浴,祝祷礼敬。
待得日头升至高空,她简单用过礼食,便在侍女的陪伴下去往正堂,聆听父训母言。
差不多时,迎亲的队伍也到了。
太子娶亲,排场自然盛大,铜锣鼓乐吹奏不歇,鞭炮齐鸣,觅瑜在府里听着都觉得震耳,不知道她哥哥是怎么在外头拦人的。
时下风俗,凡男子娶亲,皆需过女家三关。
赵家不是什么大家族,赵寻琅也未曾娶妻,没有姻亲,好在赵得援平日里交好的同僚众多,祝晴又有神医之名,两人的女儿出嫁,结亲对象还是东宫太子,不少人愿意帮忙,充当女方的亲戚。
场面一时热闹至极。
觅瑜身边也陪伴着数名贵女,同她一起等待新郎官的到来,时不时和她说说话,缓解她的紧张,偶尔调笑两句,增加她的紧张。
不多久,一道高挑的倩影从外头进来,身姿英气,乃长安府尹之女晏妩娴。
“来了吗?来了吗?”
两三人同时出声询问。
晏妩娴摇头:“没有,才刚过了文关,这会儿在武关耗着呢。”
遭到了旁人的嫌弃:“那你回来干什么!”
“我回来和新娘子说说话。”
晏妩娴走到觅瑜身旁,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她,询问,“觅瑜妹妹,在武关挡着太子殿下的那个领头人,可是你哥哥?”
周围立时发出一阵起哄。
“原来是看中了人家哥哥。”
“哎呀,晏大姑娘红鸾心动咯。”
“若我没有记错,今儿个是太子殿下与赵姑娘的大喜之日吧?”
晏妩娴被众人促狭得有些脸红,粗声粗气地回应:“怎么啦?我就问问!问问不行吗?”
觅瑜拿团扇挡住笑容,感觉心情轻松了许多:“可以,娴姐姐尽管问。”
“不过,姐姐说得这么含糊,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哥哥,姐姐再描述清楚一点?比如,他穿着什么式样的衣服?”
晏妩娴回想了一会儿,摇摇头,道:“不行,我有些忘了,我再过去瞧瞧。”
在众人的起哄声中快步离去。
半晌,她再度折返,带回来一个令众人有些手忙脚乱的消息:“快快快!太子、太子殿下!他们过来了!快把东西布置好!”
贵女们连忙带着侍女行动起来,觅瑜好不容易放松下来的心情也重回紧张,四肢僵硬地起身,被推去屏风后面坐着。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晕乎乎的,只听见热闹的礼乐逐渐接近,停留在三丈之外,几轮的吟诗、对诗过后,她跟前的屏风被撤下,然后是却扇诗。
礼乐中,吟诗人的声音听起来与昨晚有些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仿如隔着一层云雾,大大增加了她的紧张不安。
她一点点把团扇放下,没有抬眼,在侍女的搀扶下步步往前行去,直到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掌出现在她的视野里,她才缓缓上移目光,看向手掌的主人。
盛瞻和。
昨晚的他身着一袭松色衣衫,既贵气又儒雅,今日的大红喜服将他的儒雅尽去,只余贵气,唯有深邃的眸子不变,似蕴藏着漫天星辰,回旋着冬日的细雪。
对上她的目光时,冰雪隐去了,泛开春日的涟漪。
他朝她微微一笑。
觅瑜心神晃动,愣愣地把手放进他的掌心。
礼乐齐鸣,变奏出迎亲的下半曲调,仪仗如长龙逶迤而过,播撒下漫天的喜钱、喜饼与鲜花。
之后的流程走了许久。
太子大婚,典仪自是繁重,进了宫门,下了花轿,觅瑜身边的侍女就换成了女官,扶着她跟随礼官的唱喏拜仪,确保不出丝毫差错。
觅瑜不记得自己行了多少礼、磕了多少头,只知道一切结束时,天色已近黄昏,及至入东宫、进洞房,更是夜幕降临,龙凤双烛静静燃烧,映照出如花灯影。
喝过合卺酒,她端坐在红帐中,垂眸盯着自己交叠在膝头的双手,耳闻着越发接近的脚步声,紧张之情愈浓。
一双乌靴停留在她的跟前,青云纹样,镶饰黑玉,是太子才能用的制式。
“赵姑娘。”
熟悉又陌生的呼唤响起,相比起迎亲时的云笼雾罩,这声音更像她昨晚听到的,低缓、悦耳,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觅瑜局促抬首,不期然撞上来人的目光,心旌霎时如春雨濛濛携过,摇曳不停。
她期期艾艾地开口:“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