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愿望。
那三地交界处,似乎也成了旱灾的一道分水岭。
虽然早有耳闻,北地三州都有旱灾,又以幽州为最。
进了冀州地界,入目的虽然依旧荒凉,但地上还是有些耐旱的杂草顽强的活着。。。。。。
从大榆树逃荒出来的这些人,在经历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流亡后,终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更多的,希望能在冀州找到适合生存的落脚地就好了。
这样,等这灾年过去了,他们还能“回家”
。
毕竟有些人的家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和他们一起逃出来。
尽管大家都知道,那些还留在家乡的人,多半已经。。。。。。
但大家依旧满怀希冀,万一呢?万一家里的人还都活着,等着他们这些逃荒的人回去阖家团圆呢?
-------------------------------------
这日,他们来到了进入冀州的第一个镇子。
想着手里已经为数不多的粮食,他们准备进镇子看看。
可他们的队伍才刚到镇子口。
就看见从里面涌出了二三十人,他们个个手里拿着趁手的家伙什,把大榆树村的村民堵在了镇子口。
村长,族长两人和他们谈了很久,他们才允许大榆树村的一部分人进镇子购买物资。其他人则在镇外的空地上休整。
“小薇,你们有什么要买的吗?”
谢二贵过来问谢薇。
见她皱着眉不说话,谢二贵担心道:“丫头,是不是哪儿不舒服,我去找刘郎中。”
谢薇一把拉着谢二贵的衣襟:“叔,我没事。”
斟酌了一下,还是说道:“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又说不上来。”
“二(堂)叔,要不,你也别去镇子里了。”
闻言,谢二贵笑着摇摇头:“叔这次不去,上次咱们不是进了县城,这次换其他壮劳力去。”
“你这孩子,是不是这些日子没休息好?”
谢薇没做声,从怀里拿出一角碎银子,挣扎了一番后,十分不舍的交给了谢二贵:“不拘着什么粮食,能买多少买多少?”
谢二贵以为谢薇手里没什么钱了,但也不好说什么。
虽然觉得愧对平安兄弟,但他家就那么个情况,真没那个能力多养两个孩子。
这一幕,也让村里有些人看进了眼里,他们也觉得谢薇身上的银钱估计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