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国上任后个难题就是主导八零一一厂职工加工资的全盘计划。
以前中国物价稳定,广大国有干部职工连续十几年都没有加过工资,像学徒工转正后到手38元,许多人一拿就是1o余年。
在1977年的时候,皖南小三线加过一次工资,加一级是7元,半级就是3。5元,大概只有4o%的人可以享受加工资的待遇。基本上加工资的人都是半级3。5元标准,一级的只占1o%名额。
要知道许多职工月工资就4o元出头,加一档工资就意味着多了1o%收入,一年下来就相当于多了一个月工资收入。
因此,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职工们可就斤斤计较吵个不停。
当年八零一一厂负责加工资事项的副厂长,就因为要考虑如何平衡加工资各方利益的事情殚精竭虑,最后大病一场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才出院。
时间来到1982年,国家再一次出台政策调整部分人员工资标准,依次分为3、6、9元标准,八零一一厂大概有6o%的职工可以享受。
不用想就知道这次加工资是坐在火山口上的麻烦事。
自从接到这个烫手山芋,周建国就在思考如何才能最小化解决,因此他主导此次活动方案如下:
加工资标准由全厂职工代表商定,量化考核条件,同时公开张贴告知所有人评分标准,并将评选名额下放到车间科室由其内部评议,最终再将名单报到厂里批准。
下放权力到基层,厂办只履行程序合法,从而将自己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经过多年内部消化,结婚范围局限于沪江人之间,导致八零一一厂内部有许多双职工,甚至多职工家庭。
若是一个人没加上工资,那么就会一大家人前来办公室讨要说法。
这些天,光是接待这些职工就让周建国忙不过来。
不过他坚持原则,没有给任何一个人开后门,当然也耗费口水耐心做解释工作。
“咚咚——”
办公室大门又传来敲门声,周建国抬头一看原来是教育科兼远志中学的校长张国华。
前些日子,他才批了一笔办学经费下去,不知道对方今天来是为了何事。
“周副,你这些天可真够忙的。有件事放在我心里很久了,今天特意来找你聊聊。”
八零一一厂内部都不习惯用职务称呼,为体现平等都是“老x”
、“小x”
、或者说“x哥(姐)”
。但周建国是干部年轻化东风上去的,相对年龄少一些,现任常务副厂长一职。
再称呼他为“小周”
、“周工”
,都有些不合适。因此就有人明了“周副”
的说法,很快在厂里普及开来。
周建国一开始觉得挺别扭,后来就听之任之。
自然有人会问,那他到时转正后,又该如何称呼呢?
当然是“老周”
了,届时他有资格当得起这个“老”
字。
“请坐,我这刚好有新到的黄山茶叶,欢迎你帮忙品尝点评一二。”
对张国华这个人,周建国觉得比较投缘,算是知识分子之间的一种惺惺相惜。
一个复旦,一个交大,都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