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玥心中有了模糊的念头,却没有贸然行动,而是花了三天时间,了解许氏族内各家的具体情况。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这虽然是兵法上的说法,但用在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许氏一族在丹阳已经定居过了百年,最初迹,是某位祖先当上了乡间小吏,积攒了一些家底,慢慢买下良田。
然后一代代许家人勤勤恳恳,买田置地,在当地开枝散叶,成为乡间举足轻重的大族。
对,许氏是不折不扣的地头蛇。
只不过族中读书人极少,在许玥之前,唯一一个有功名的族人,是已达花甲之年的老秀才。
他最大的存在感,就是有新生儿出生之后,家人拿几个鸡蛋一把铜钱来给孩子求个名字,或者红白喜事写祭文、收礼钱。
刚开族学的时候,每家都出了一个子弟来上学,大多是来混日子占便宜的,真正读出来的极少。
——科举之难,有目共睹,不是有破釜沉舟的毅力,少有人能下定决心供自家孩子。
只想着认几个字罢了。
有许氏族人谈起来科举,道:
“一年两年就算了,但大伙儿都知道,这不考个十年八年读不出个名堂来,大白米饭白养着个大男人,家里都要被拖垮!”
又有人提起许玥这个例子来。
话刚出口就被人嘲笑了,这位可是十里八乡,甚至整个丹阳县都无人不知的神童。
极幼时就拜了进士为师,小小年纪就中了小三元。
天生的读书种子。
她的存在甚至给不看好子弟读书的人提供了论点,一族的灵气是有限了,出了个天人一般的玥哥儿,哪儿还有半点给其他人。
千万个说法,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个:
风险太大,不想拿一家的命去赌。
……
“给族里置办族田?”
饶是乖孙说出的话,许地主还是大惊失色,这个不可思议到极点的事情,从没有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这可是活生生割下自己的肉去奉献。
许玥点了点头,不疾不徐的将其中利弊给许地主剖析清楚。
一,族中子弟有读书的潜力,能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日后定会有回报。
家里虽然蒸蒸日上,但只有她一个人独木难支,许氏要一跃而上便免不了培养子弟。
嫡支子弟少,当然要从旁支中选。
二,置办了族田下来供出色的学子,不同于提供银两,很多族人不以为意,实打实的田地放在那儿,大家有目共睹,就都要承他们家的情分。
见许地主的神色动摇了,许玥面上不动神色,又加了一把火:
“家里如今每年也要出至少二百两银子供族学,就当支取了十年的银子买了族田,田地能有出息,银子白放着也无用。”
乖孙说的也没错,就当提前支取了,许地主的心防已经破了大半。
“而且族田还有一个好处。”
许玥认真的道:
“国朝律法,无论是何罪名,都不会抄没族田,凡事目光长远的家族都会大手笔置办族田当做退路,若有不好,这就是一族东山再起的机会!”
“爷爷见识不多,就听玥哥儿的。”
许地主不知被哪一句话打动,下定了决心。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