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手里酒杯哐当掉落在地:
“奶奶个熊,难怪一个个吃的那么开心!我说怎么气氛那么好,敢情都把我当肥猪了!”
“来人啦!给我都捉起来!”
“慢,就让他们说去吧!只要还能给我们办事,就当他们是活死人!”
李儒毕竟是一流谋士,头脑清晰,不像董卓只能看到眼前。
于是朝堂上溜须拍马之声再起,不过每句话都饱含讥讽挖苦嘲笑。
“他奶奶的,你就明说我是野猪好了,不用这么转弯抹角!”
董卓变聪明了些,对于大臣的明面恭维实则嘲讽,也能听懂了。
不过听得多了,董卓的脸皮也厚了几层,居然呵呵乐着和群臣一道挖苦自己。
朝堂之上,包括王允、蔡邕等人,嘴皮子骂人功夫是日新月异,董卓往往要花更久的时间才能听懂其中的意思。
到最后,董卓实在听不懂这些文化人的嘲讽,干脆让女婿李儒负责抄录,回去后再一句一句解释。
王允作为当朝司徒,出身于山西世家大族,从小和大多数人一样,都信奉儒家思想。
王允和当时的清流派志同道合,甚至比曹操等人还要激进。
除了捕杀过为非作歹的宦官之外,王允甚至揭宦官集团头目张让与黄巾军勾结。
可惜当时汉灵帝刘宏居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张让赔礼道歉了事。
王允可没有袁绍、曹操两人世家豪族的背景,后来屡遭宦官集团报复,几度入狱,却始终坚贞不屈。
还好后来何进当大将军后,为了抗衡宦官势力,提拔王允为从事中郎,迁河南尹。
董卓入京后,为了笼络人心,拜王允为司徒,没想到王允不但不感恩戴德,反倒成了反对董卓的精神领袖。
以王允为的百官,白天暗讽董卓,晚上聚在一起哭天喊地。
“士大夫吵吵可以,动手还没那个胆子。”
董卓对女婿李儒的提醒不以为意。
直到一个将军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
当时担任洛阳都城禁卫军中越骑校尉官职的一个名叫伍孚的人,于公元189年9月17日,决心亲手刺杀董卓。
虽然他只是一个统领7oo名禁卫军的小官,但是自小就心怀天下,如今更是决心以身报国。
伍孚这天乘着散朝的机会,故意说有事与董相国商量。
董卓召见伍孚,伍孚本想行刺,却见吕布手持方天画戟不离左右,自知不是对手。
于是伍孚假意汇报工作,完毕后悄咪咪地对董卓说:
“有一个好去处,晚上再说!”
董卓马上心领神会,不过心急的他可等不到晚上。
摆手让示意吕布不要跟上后,董卓就急吼吼地在门外的转角阁道中,搂着伍孚的肩膀低声询问详情。
四周都没有人,现在刺杀最好不过了。
伍孚其实可以等到晚上诱骗董卓出去风流快活的时候,再行刺杀。
洛阳城美女到处都是,那些青楼女子一个个风情万种,比起妃嫔更有一番滋味。
但是正热血沸腾的伍孚已经想不了那么多了,他怀里正藏着一把匕,那董卓令人恶心的肥头大耳就在肩膀上,只需一个转身,一代枭雄就会灰飞烟灭。
伍孚拔出匕,对着董卓连刺几下。
可惜狡猾的董卓居然身穿软猬甲,伍孚连续几下都没有得手。
董卓反应迅,连退几步,并疾呼士兵将伍孚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