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台阶,胡宗宪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顺口问道:
“对了,文长先生,那个汪修齐怎么样了,愿意休书让他父亲上岸和谈么?”
“哎!”
徐渭叹了口气,无奈苦笑:
“学生也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娃娃居然如此刚烈,软硬不吃,昨天用了刑,依然不肯修书。”
“五峰船主名不虚传啊。”
感叹了一句,胡宗宪放下茶盏,看向右手边的武将,“志辅,如若谈判不成,和汪直一战,你有几成胜算。”
皮肤黝黑,面容刚毅的浙江总兵官俞大猷愣了一下,过了半天才支支吾吾说道:
“部堂,这汪直和普通的倭寇不同,船坚炮利,兵强马壮,这次他带来的上百战船全是九桅宝船,要知道我方水师才四艘九桅宝船,其他都是中小型战船。”
偷偷瞟了一眼胡宗宪,俞大猷咽了咽口水继续补充道:
“根据斥候打探,汪直战船上的佛朗机炮经过改装,不仅可以连,而且射程可以达到三四里,莫说我们的战船下海只能挨打,就算是沿岸的炮台,也很难对他们造成很大威胁。”
“也就是说,对上汪直毫无胜算?”
胡宗宪面色沉重,沉默良久,一声长叹。
似乎是为了挽回颜面,俞大猷思绪良久还是宽慰道:
“如果可以引贼上岸,近身作战,本将绝不惧他。”
俞大猷说这话是有底气,在戚继光没有崛起之前,说他是抗倭第一大武将也毫不夸张。
这位猛人武艺高强,擅长用剑,一把荆楚长剑,用得出神入化。
在军中从未遇到敌手,后来太寂寞,跑到少林寺踢馆,最后还全身而退,可以说是纵横江湖,声名赫赫。
可惜,虽然武艺极高,但是运气不太好。
几十年军旅生涯被各种长官打压,各种背黑锅,最后打仗养成了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习惯,如果没有把握的战,他是坚决不打的。
胡宗宪轻哼了一声,没有再开口。
俞大猷是武林高手,他自然知道,可惜汪直不是一根筋的鬼子,傻愣愣地拿着武士刀来和你近战。
人家炮火覆盖,万枪齐,就算俞大侠练过铁布衫,也会被打成破布。
但毕竟是自己手下第一大将,还是要给点脸面的,于是沉着脸,不再言语。
正在气氛尴尬之际,一名近卫疾步进入大厅,躬身道:”
部堂大人,狱卒禀报,汪直之子汪修齐愿意写劝降书,但是要见徐师爷一面。”
三人目光同时一亮,胡宗宪板着的脸也随之缓和了些,他沉吟了一下,开口:“带到这里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