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克听她这一番告白,心中一阵激荡,然而那淌过心间的,是如何温暖的热流啊。他向来是没有安全感可言的,自与黎融相识后,这种恐惧仿佛被她治愈,的确,平常的时候是不会出现的,然而只要一个噱头,哪怕是虚无缥缈的戏文,这恐惧也会出来狠狠鞭笞他。人年幼的时候是这一生的开端和奠基,在这时候养成的某些负面的心性和习惯往往在这一生也会如影子一般地尾随着,步履轻轻,平常几乎无法感知的,然而会在某一刻突然跳出来,掐你一下,撞你一下,使你猝不及防地感到痛苦。
就像欧阳克自己说的,黎融当真仿佛是独独为他而天造地设的。那所有的恐惧,惶惑,不知何时会出现,也不知何由会将他摧毁,然而黎融的话,黎融的动作,黎融的爱,或者说,只是黎融这个人,只是黎融作为人这个存在,就足以成为那些情绪和他之间的壁障。她了解他的恐惧,因为她曾拥有同样的恐惧,因为有过感同身受的时光,所以她有着无可比拟的耐心。她的一个笑脸,她的一个小小的手势,都是治愈那些负面情绪的良药,是他欧阳克在这世上惟一可以依赖的,可以信赖的,拯救他生命的良药。
他曾在偶然的失眠的夜里设想过,倘若没有黎融,倘若黎融并没有从她自己生活的时代来到这个时代,倘若她不是医女,倘若完颜洪烈并没请她来,倘若她当时正被什么其他的事绊住了,他欧阳克又会是什么模样呢?从前她为他忧心时,他自己就想到了,她对穆念慈那一份隐约的敌意是来源于他自己的。他会爱上穆念慈,爱穆念慈什么呢?他想着,爱穆念慈对杨康的爱么?欧阳克爱穆念慈爱杨康?他突然轻轻笑出了声。或许不过是病急乱投医,像一个从不相信神明的存在的人在身患绝症后,求医问药到走投无路时去庙宇中一掷千金地做功德,修金身时一样,卑微地为自己的情感找一点点宣泄的出口,在满目的绝望中无意识地为生存找一个借口。想必那个时候,但凡有一个人会对他好一些,他就会想爱,然而真正爱的是这个人还是脆弱时得到一点关怀时的喜悦,这也不好说了。
那台上的戏仍自顾自地演,然而台子底下的人,观这定了剧情和技法的戏,各有各的心绪,谁又能知道谁的呢?大半是心中思量着,只能自己知道的事,戏散了,再各自离去。一个人能遇到可以倾诉心事的人是幸运的,而这个人恰好愿意听你讲话,可以明白你的想法,能一直陪伴着你,这就是天下少有的幸运。欧阳克觉得自己的生命轨迹就像哲人们说的福祸相生,然而这才是人的生命。至少在和他身边这女孩子在一起时,他感到的是从前半生也没有的浓厚的快乐。这戏的终幕与他所料的大相径庭。这戏码在张生和莺莺完婚庆团圞的场景中结束,他看得讶然,这惊讶表现在脸上,黎融看的好笑,推推他,笑问道:“怎么?人家结局与你记得不同?”
“这不是《莺莺传》么?”
欧阳克被她这一推回过神来,那惊讶中掺了喜色,向她诉道,“从前读《莺莺传》,那张生实是始乱终弃之辈,最终将那崔莺莺负了,自己孟浪不言,还要反赖那女子妖孽。如今所演的,人物名姓究竟无差,然结局大有不同,这一时着实没反应过来。”
黎融咯咯地笑,刚要开口说话,转眼见台上上来一位青年人,那青年人衣装素净,看来是文人打扮。如此款步上台,向底下观众稽,正道:“至此乞巧,拙董生以拙作《西厢记诸宫调》初演,藉前唐元公作《莺莺传》为本,此将莺莺君瑞二人之情廖以完满,当应此佳节,为台下诸君求百年之好合。”
遂台下一片叫好,有小厮四下里穿堂,收赏钱去了。
欧阳克十分惊喜,赏钱自给的不少。这惊喜也说不出什么缘由,他们的命运不是藉这一出戏来改变的,然而他还是开心,就仿佛是人们被算命先生说有大富大贵之相时那原本并不相信,却又产生出来的朦胧的喜悦之情。黎融在这时突然想到了《红楼梦》——她的文史知识虽不多完备,然而像红楼梦这一类的从小学就要求阅读的名着她还是通读过的,并且因为喜爱还读了第二遍,印象还颇深。红楼中有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的经典桥段,突然感到了戏剧性,仿佛他二人也成了书中的宝玉和黛玉。如今她可以将任何美好的事物联系到欧阳克和他们的感情上。然而情景是不同的,正如结局也会不同,在这一时刻,黎融突然产生了强大的信心。欧阳克已定下同她成婚,欧阳锋也要返回中都,在这之后,他们便会回到白驼山,欧阳克离开了中都,也就摆脱了她所知的,死在杨康和穆念慈手中,死在这她千年前的家乡的悲剧。一切都已经背离了那对于他而言绝望的故事。他会好好地活着,不会再轻言死亡,会和她在一起生活,得到新生,与那剧中不同的,她所不能预知的生命,真正的作为一个人的生命。就仿佛在眼前董姓的年轻人笔下新生的《西厢记》一般,仿佛张生和莺莺的命运被改写一般。
欧阳克听她这一番告白,心中一阵激荡,然而那淌过心间的,是如何温暖的热流啊。他向来是没有安全感可言的,自与黎融相识后,这种恐惧仿佛被她治愈,的确,平常的时候是不会出现的,然而只要一个噱头,哪怕是虚无缥缈的戏文,这恐惧也会出来狠狠鞭笞他。人年幼的时候是这一生的开端和奠基,在这时候养成的某些负面的心性和习惯往往在这一生也会如影子一般地尾随着,步履轻轻,平常几乎无法感知的,然而会在某一刻突然跳出来,掐你一下,撞你一下,使你猝不及防地感到痛苦。
就像欧阳克自己说的,黎融当真仿佛是独独为他而天造地设的。那所有的恐惧,惶惑,不知何时会出现,也不知何由会将他摧毁,然而黎融的话,黎融的动作,黎融的爱,或者说,只是黎融这个人,只是黎融作为人这个存在,就足以成为那些情绪和他之间的壁障。她了解他的恐惧,因为她曾拥有同样的恐惧,因为有过感同身受的时光,所以她有着无可比拟的耐心。她的一个笑脸,她的一个小小的手势,都是治愈那些负面情绪的良药,是他欧阳克在这世上惟一可以依赖的,可以信赖的,拯救他生命的良药。
他曾在偶然的失眠的夜里设想过,倘若没有黎融,倘若黎融并没有从她自己生活的时代来到这个时代,倘若她不是医女,倘若完颜洪烈并没请她来,倘若她当时正被什么其他的事绊住了,他欧阳克又会是什么模样呢?从前她为他忧心时,他自己就想到了,她对穆念慈那一份隐约的敌意是来源于他自己的。他会爱上穆念慈,爱穆念慈什么呢?他想着,爱穆念慈对杨康的爱么?欧阳克爱穆念慈爱杨康?他突然轻轻笑出了声。或许不过是病急乱投医,像一个从不相信神明的存在的人在身患绝症后,求医问药到走投无路时去庙宇中一掷千金地做功德,修金身时一样,卑微地为自己的情感找一点点宣泄的出口,在满目的绝望中无意识地为生存找一个借口。想必那个时候,但凡有一个人会对他好一些,他就会想爱,然而真正爱的是这个人还是脆弱时得到一点关怀时的喜悦,这也不好说了。
那台上的戏仍自顾自地演,然而台子底下的人,观这定了剧情和技法的戏,各有各的心绪,谁又能知道谁的呢?大半是心中思量着,只能自己知道的事,戏散了,再各自离去。一个人能遇到可以倾诉心事的人是幸运的,而这个人恰好愿意听你讲话,可以明白你的想法,能一直陪伴着你,这就是天下少有的幸运。欧阳克觉得自己的生命轨迹就像哲人们说的福祸相生,然而这才是人的生命。至少在和他身边这女孩子在一起时,他感到的是从前半生也没有的浓厚的快乐。这戏的终幕与他所料的大相径庭。这戏码在张生和莺莺完婚庆团圞的场景中结束,他看得讶然,这惊讶表现在脸上,黎融看的好笑,推推他,笑问道:“怎么?人家结局与你记得不同?”
“这不是《莺莺传》么?”
欧阳克被她这一推回过神来,那惊讶中掺了喜色,向她诉道,“从前读《莺莺传》,那张生实是始乱终弃之辈,最终将那崔莺莺负了,自己孟浪不言,还要反赖那女子妖孽。如今所演的,人物名姓究竟无差,然结局大有不同,这一时着实没反应过来。”
黎融咯咯地笑,刚要开口说话,转眼见台上上来一位青年人,那青年人衣装素净,看来是文人打扮。如此款步上台,向底下观众稽,正道:“至此乞巧,拙董生以拙作《西厢记诸宫调》初演,藉前唐元公作《莺莺传》为本,此将莺莺君瑞二人之情廖以完满,当应此佳节,为台下诸君求百年之好合。”
遂台下一片叫好,有小厮四下里穿堂,收赏钱去了。
欧阳克十分惊喜,赏钱自给的不少。这惊喜也说不出什么缘由,他们的命运不是藉这一出戏来改变的,然而他还是开心,就仿佛是人们被算命先生说有大富大贵之相时那原本并不相信,却又产生出来的朦胧的喜悦之情。黎融在这时突然想到了《红楼梦》——她的文史知识虽不多完备,然而像红楼梦这一类的从小学就要求阅读的名着她还是通读过的,并且因为喜爱还读了第二遍,印象还颇深。红楼中有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的经典桥段,突然感到了戏剧性,仿佛他二人也成了书中的宝玉和黛玉。如今她可以将任何美好的事物联系到欧阳克和他们的感情上。然而情景是不同的,正如结局也会不同,在这一时刻,黎融突然产生了强大的信心。欧阳克已定下同她成婚,欧阳锋也要返回中都,在这之后,他们便会回到白驼山,欧阳克离开了中都,也就摆脱了她所知的,死在杨康和穆念慈手中,死在这她千年前的家乡的悲剧。一切都已经背离了那对于他而言绝望的故事。他会好好地活着,不会再轻言死亡,会和她在一起生活,得到新生,与那剧中不同的,她所不能预知的生命,真正的作为一个人的生命。就仿佛在眼前董姓的年轻人笔下新生的《西厢记》一般,仿佛张生和莺莺的命运被改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