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心高气傲,向来不服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胖和尚,处处言语顶撞,主打一个不服。
但自从弄丢了袈裟以后,猴子的态度变了。
当初菩提祖师临赶走猴子的时候,就多有嘱咐,以后踏足社会后,能低调就低调,千万别逞能,爱显摆的臭毛病得多改改,小心他人嫉妒来加害你。
但猴子自持本领初中,根本不当回事,到处争强好胜。
最终经历了社会的毒打,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多年,也不知道长记性了没。
今日玄奘法师用同样的逻辑和口吻,劝告他不要把宝物示人,免得勾起人的贪欲,引来祸端。
但猴子依然我行我素,爱咋咋地。
结果又栽了一个大坑,把佛宝锦襕袈裟玩丢了。
师傅也不惯着,当即念动紧箍咒,又给猴子好好上了一课。
猴子也是记吃又记打的主,又是主动认错认罚,又是反思自己。
悟空一直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脑子聪明过人,实力又出众,四海八荒就没几个自己看得上的人。
从来根本没把懦弱固执的唐僧放在眼里的他,现在才更了解唐僧。
从中猴子也悟出了道理,怀璧其罪,而且拿得住宝贝不算本事,能低调的拿着宝贝才是真修行。
任凭自己本事再大,上天下地无所不能,但在行为修行上,唐僧确实有资格当他的师傅。
和凡人打交道,师傅确实比他有能力,这种老成持重的性格,在为人处世上,确实不是法力可以代替的。
他七十二变的手段可以躲避天灾雷罚,却不能面对人生中的弯弯绕绕。
由此开始,猴子也是对师傅另眼相看,从此虚心求教,学习师傅身上的闪光点。
也就是从此开始,悟空真的开始学会尊重师傅,不再为了自己高兴,老是跟师傅唱反调,扫了师傅的面子。
每次外出时,他也会贴心的给师傅安排解闷的人,每次打完一架,他就要回来报告战况,让师傅安心。
唐僧虽说缺点一大堆,但着实有属于自己的人格魅力,并以此征服了齐天大圣。
不管是菩提祖师还是玄奘法师,他们都有些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以及丰富的内心修为。
就是内心自洽,他们不需要靠外界的指指点点,来实现自我认可,他们有自己内心的富足。
菩提祖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力有多强大,没有必要通过打服对手彰显自己的伟大。
玄奘也知道自己包袱里藏着无价之宝,他不需要其他人的捧场,来证明自己的宝贝有多高的价值。
即便原本金池长老抬出几十套袈裟炫耀,玄奘也只是静静的看着你装逼,从来不会打断你。并且还能笑嘻嘻的说好话,当个捧哏夸赞东西。
唐僧就是一个内心自洽的人,他知道自己的价值。
同时他也是个有自尊的人。
我们说一个人自尊心强,其实说的是这个人没有自尊,只是格外在意他人的想法。
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自我评价,来自于他人对他的评价,格外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就像孙猴子一样,天天自吹自擂,说自己多么了不起,但只要有人说一句弼马温,他立刻就气的红温了。
同时别人的一句夸赞,一句齐天大圣,他就能美的找不到北。
现实生活中,那些内心自洽有自尊的人,总是能平静的面对他人的点评以及闲话,脱的活在他人的质疑之外。
从容的人,从不在意自身颜值高低,也不管他穿着贵贱,他都会由内而外的散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优雅,永不过时。
回想一下,各位读者朋友们,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什么事都充满了从容,由内而外散的淡定,那种散自信的感觉,令人敬佩。
这样的人不光但温润如玉,不出色但潇洒自如。
可惜明白这个道理,却很难成为这样的人,这便是修行。
很遗憾,我自身无缘成为这样的人,那种妄自菲薄顾及他人评价的讨好型人格,已经被封存在了我们青春的记忆中,明白问题在哪,却无力改变。
不过没关系,每个人都有点遗憾,我只希望,咱们一起读这本书,可以都有点各自的感悟,一起变的更加从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