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跃示意身后的警卫员将提着的箱子打开之后,潜艇研究院的几十名研究员,就像是饿了几年的狼群,一下全都扑到了图纸面前。
不过他们还是保持着理智,小心翼翼地将李跃勾画的图纸全部拿出来,拼接到一起,放在一张条形长桌开始仔细观察。
有眼神不好的,已经取出了放大镜,准备逐字逐句地查看。
“柴电动力,水面航15节,水下航18节。”
“近海型续航45oo海里,远海型续航1万4ooo海里。”
“近海型潜艇甚至搭载了2台12oo匹马力的柴油机,2台11oo匹马力的交流电机,1台西门子18oo匹马力的电动机。”
“这动力很强劲啊。”
邓老激动地拉着李跃的手臂,“李跃同志,我怎么感觉你设计的这两款潜艇的动力,要比苏制潜艇更强呢?”
李跃脸写满了骄傲和自豪,“日耳曼的军工,本来就是世界第一,霉国佬和毛熊之所以现在能成为世界两极,那是因为他们在战后瓜分了日耳曼的科研成果。”
“好,那就请李跃同志,你在我们这边住几天,手把手指导我们这些技术难题,如果不是你太忙,我都想把你请过来负责建造国产潜艇了,我这个总设计师啊,马让给你都行。”
“邓老谦虚了,你才是老前辈,这种大场面,还得你来撑着,至于我李跃啊,回去造造枪炮就好,我只有一个脑袋,也没办法一心多用啊。”
李跃对于这种愿意为国家建设,隐姓埋名奉献一生的人,还是心怀尊重的。
“哈哈哈……”
邓老拉着他走向潜艇兵的食堂,“李跃啊,你就是太谦虚了,能者多劳,在我们科研领域,不用搞什么排资论辈,你的能耐强,我就服你。”
“回去之后,我会向面建议,尽快将房山机械学院合校的事情搞定,开设材料学、航空制造、机械制造、船舶制造这多门学科。”
“到时候只要你不嫌弃,我这一把年纪,可是每年都要抽空来听课的哟。”
“行,只要您老不嫌弃,可以来,不过不是听课,是和我一起讲课,将有用的知识传下去,让我们的潜艇,我们的军舰,我们的海防,更加强大。”
“好啊!”
邓老满脸激动,眼中充满了对李跃的认可,他心里暗暗决定,准备联络海军方面,将海边捕到的海鱼,给房山机械厂每个月送个几千斤,用来交好这一位后起之秀,当世国防大才!
——
ps:右角图片为Ixc4o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