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婶笑道。
“我想买些书回来看。”
苏之恒觉得自己想做小吃的想法还是不要让花婶知道好了,毕竟八字还没一撇呢。
花婶一听书就明白了,要说农家子怎么有出息那只能去一级一级考试,而读书人的东西也自然是最贵的东西,更何况那么可以载道的书呢。
庄子里面倒是有一个学堂,却很少有人送家里面孩子过去。
最多送两年束脩给山长,让孩子识些字,也就接回来务农了。
“这书可是金贵东西啊。”
花婶也替苏之恒着急。虽然她觉得苏之恒既然和秦山在一起了,就应该像她一样在家里帮衬着,这读书的事都是有钱人家的事,和他们这些普通人可没有关系。
不过花婶倒也不好直接说出口。
“我看庄子里面的孩子的书都是轮流的,那外面卖的新书岂不是更贵。”
“花婶你不用担心,我有分寸的。”
苏之恒安抚了一下花婶,“所以我想自己赚钱买些书看。我一个男子难道还要秦山养活吗?”
“你是大郎他婆娘,他不养你谁养你。就说胡话。”
花婶道,“不过你想赚钱的话可以去镇子上给别人家做帮佣……”
苏之恒被花婶说的面皮发红,“那离家太远了。”
“我知道你是舍不得大郎。缝补你定是不会的。”
花婶也是有些苦恼的。
“哎,你不如去山长那里帮忙吧,还可以看书。”
苏之恒有些苦恼自己为什么要说自己是要买书,这庄子又不大,肯送孩子去学习的人定也是很少的,自己去帮忙岂不是变相的想要分一杯羹吗?
花婶显然没有想那么多,反而兴致勃勃的准备拉苏之恒去。
苏之恒不好意思反驳花婶,只希望那个山长脾气好一点。
农忙的时候,书斋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现在秋天孩子们也就都回来了。
还没有靠近就听见里面传来郎朗的读书声。
“王山长,王山长。”
花婶喊了一会,便看见一个佝偻着腰的老人家走出来了。
苏之恒有些吃惊,山长这么老了啊。
只不过王山长虽然老,精神却很好,听见花婶的来意就拒绝她了。
“这里哪里赚得到钱。”
王山长摇摇头。
顺便抬眼打量了一下苏之恒,倒捋了一把胡子,“这才是读书人,面如冠玉,我这里倒是有一件事,你愿不愿意做。”
本来山长都已经拒绝了,两人就以为没有希望了,这个时候反而有些吃惊了。
不教孩子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赚钱吗?
“你先回去吧。我要考考他。”
山长对花婶道。
花婶便拿着尺子离开了。
“不知山长有什么事情要我做。”
看着山长颤巍巍的往里面走,苏之恒想去扶他却被拒绝了。
“我还没有老到要你搀扶的时候。”
山长道。
“那您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