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尽量配一名在此道较为深入的师兄,从旁指导。
个人研究成果、心得体会整理成册放入馆藏,按价值兑换贡献点。
长此以往,会形成一个正反馈,一代更比一代强。
……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蝉鸣渐起。
宋宝庆二年,正值端阳节,夏至节气刚过,日头最长。
一骑快马卷起烟尘,停在山下。
马上骑士翻身而下,一溜烟往重阳宫跑去。
陈宸正在慢悠悠打拳。
忽闻西夏方向传来的消息:
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分两路大军进攻西夏。
主力东路军由铁木真亲率,自兀剌孩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出,目前正在攻打西夏重要城池黑水城。
西路军由不台自沙州(今甘肃敦煌西)出,正往肃州(今甘肃酒泉)进军。
不管是从兵力规模、进军路线,还是从大汗亲征判断,这无疑是一场蒙古欲灭西夏的灭国之战。
历史上,蒙古灭西夏是蒙古帝国扩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重要一步。
蒙古帝国贯彻先弱后强的战略,通过消灭西夏,既消除了一个潜在的军事威胁,也为其进一步入侵金国开辟了新的战略方向,即拥有了从西边攻打金国的军事条件。
蒙古军队在灭夏之战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破坏,导致西夏境内人口锐减,经济遭受重创。
据估计,西夏灭亡后,其境内的人口减少了约一半,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萧条状态,西夏历史、文化自此失传,九不存一。
在此过程中,蒙古并非见人就杀,而是有选择保留西夏境内匠人群体,并消化吸收剩余西夏人口,极大增强了金属冶炼、攻城器械、武器装备等技术水平,并为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经济基础。
蒙古灭西夏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大屠杀,还一定程度上震慑了金国乃至宋朝境内的强硬派,助长了绥靖派、投降派的气焰,让两国政治产生动荡,为后续的侵略打下政治基础。
陈宸接到消息后在不断思考,俗话说风浪越大鱼越贵。
在这场滔天巨浪中,他一个十二岁多还不到十三周岁的少年能做些什么?
先分析自身。
先,他经营的势力,全真教,正在调整期,对外扩张的能力几近于无,几乎每个人都在忙,抽不出空闲。
其次,他本人的武力还在高成长期,若亲身参与到其中可能影响自身成长,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再次,全真在西夏并非毫无根基,重要城市基本都有道观作为据点。
一方面可以实现情报的收集和传递,另一方面,可作为外来势力影响城内西夏高层的决策。
那如果放弃大浪里摸鱼的机会,按部就班展就更为有利吗?
恐怕不会。
对陈宸乃至全真而言,蒙古壮大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西夏与三秦大地直接接壤,被灭后就是全真直面蒙古。
三秦大地也将变成战争最前沿,百姓会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甚至被当成炮灰赶上战场,人口锐减。
全真再无法像现在一样夹在西夏、金国、宋三个弱鸡之间安稳展,左右逢源。
这个时期,金、宋、西夏、大理、还有个吐蕃,纷纷步入衰退期,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
它们谁也奈何不了谁,大家纷纷开始躺平比烂。
唯有蒙古,野心勃勃,锐不可当。
根据以上分析,适当干预是最好的选择。
干预到什么程度?
先定个最低目标,利用现有优势迟滞蒙古灭西夏的脚步,让其陷入长期战争的境地。
即使最终仍灭了西夏,也要尽可能放干蒙古的血。
再来个最高目标,阻止西夏灭国,让蒙古退兵,回到草原戈壁上舔舐伤口。
分析到这,陈宸叹了口气,长身静立。
残酷的战争啊!
若是不加以阻止,恐怕过不了多久,长安就会再现《兵车行》中的凄婉场景。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只好再下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