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说是叫“厂”
,员工却只有他们一大家子,因为是刚从国营手里接过来的,百废待兴,除了有几头奶牛,一套消毒设备,啥都没有。
“乔老板客气了,我这算哪门子老板,不过小本生意罢了”
又跟他说明来意,让明天多送一点牛奶到莲花村。
“好嘞老板娘生意兴隆,带着咱们也喝口汤”
李曼青又笑起来,这家人真是做生意的料,什么话说出来都讨人喜欢。
“哪里哪里,你们才是生意兴隆呢”
哪知,乔老板却苦了脸,叹口气,道“唉,说是厂,咱们这也就是混口饭吃照这几天的架势,怕是连肚子都混不饱咯”
曼青多嘴问了一句“这是怎么了”
“说出来不怕老板娘笑话,咱们家的牛奶,昨天才刚倒了一桶出去呢挤出来却卖不出去,我们也没法子啊除了你们家能多拿点,县里零零散散有些人家会要”
这倒真是,这年代在沿海城市喝牛奶那是家常便饭了已经,在落后闭塞的宣城县,却只有知识分子家庭才有这习惯。不是奶贵,是习惯问题。
李曼青自己也没这习惯,她总觉着纯牛奶腥,喝不来,反倒是市里那些酸奶鲜花奶和各种蛋白饮料能喝点。
酸奶
对啊
“乔老板别愁,前几天还听我外甥女说,在外省,人家喝牛奶的可多了去了牛奶不止能卖鲜奶,还能做成酸奶和饮料呢卖得可贵了”
乔老板一喜,赶紧问“是什么酸奶加过醋的吗”
李曼青“”
额,这个“我也不知道,听说是什么工艺酵的,你要感兴趣的话,直接去沿海城市看看,学套工艺回来,保管不愁生意”
乔老板有些心动,这一天天的牛养着,料吃着,产得出来却卖不出去,他们接手奶厂的资金还是找大舅子担保贷的款呢一天天只赔不赚,贷款利息却照样刷刷刷的跑,他愁得头都快白了。
一听说有转机的可能,顿时就把她的话放在心头,寻思着晚上跟老婆商量一下,不行他就真跑一趟。
“你们家卖不完的牛奶还倒掉啊,怪可惜的,不知道有没有煮熟的,能不能给我半小碗”
“有有有,别说半碗,半锅都有呢中午儿子煮了喝的,还剩不少,我拿个桶,全盛给你提回去吧臭小子还放了糖呢”
李曼青忙道“不用不用,只要半碗就行了。那头过来见了只小狗,怪可怜的”
乔老板明白,叹口气“唉那窝狗崽确实挺可怜的,三天前拉煤的大货车把母狗给碾死了,我家那臭小子还追着人家货车骂呢”
“啊”
李曼青惊呼出声。
母狗死了啊那一窝狗崽可怎么活
“乔老板见有人收留它们没”
“这一窝才生了三只,都说不三不四,就是两只或者五只也行,独独三只,没人愿意养的不吉利。”
其实他儿子也想养,但他不同意。
养狗有忌讳,只有一只的独狗不能养,三只四只的也不能养。
李曼青却不信这个,一胎能生几个,这就跟人一样,不是母亲能决定的。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三只嗷嗷待哺的小东西被饿死。就是没被饿死,冷也要冷死的。
当即就跟乔老板要了个纸箱,拿上伞,再端上半瓢熟牛奶出门。
果然,刚才只看到一只,现在她仔细在周围找了找,又在不远处的草丛里找到另外两只。都是一样的黄黑毛,塌耳朵,身上的毛蓬松得很,看着像几只小胖狗,手拿上去才知道,全是假象,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
因为没有狗妈妈照管,三只脸上眼睛鼻子全糊作一团了,也不知道是生病了还是脏的。
眼见着天越来越黑,马上就要有暴雨来临,李曼青赶紧把塑料瓢放它们鼻子下,“嘬嘬”
两声,三小只就摇着尾巴“嗒嗒嗒”
舔起来了。
等它们舔完牛奶,还把瓢的里里外外给舔了一遍,李曼青用纸箱把它们装了,赶紧往家赶。
一进门,院里都是饭菜的香味儿,丰梅见她抱了个纸箱,奇怪道“嫂子买了啥不是说去牛奶厂嘛。”
因为不确定狗狗有没有带病,她也不敢把它们抱到人前,只远远的站在门后。“路上捡了三只小狗,怪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