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
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
正月十五闹元宵。
福来客栈歇业一日,于是玄清子邀了阿蛮进城一道赏花灯。
夜里焰火满天,火树银花。
街上有那舞狮舞龙、踩高跷、划旱船的,乐趣横生,热闹非凡。
玄清子见到有处猜灯谜的,兴奋的拉了阿蛮一道,说是要讨个彩头。
阿蛮初嫌乏味,皱眉不肯,玄清子又好言好语哄了她去。
看到一五光十色的绢灯上贴了一诗:
此花自古无人栽,没到隆冬他会开。
无根无叶真奇怪,春风一吹回天外。
望着玄清子期盼的眼神,阿蛮嘟着嘴撒娇道:“真是费脑子,人家猜不出来。”
玄清子提醒她:“隆冬时节出现的,飘在天上的……”
“雪花!”
“好阿蛮真棒!”
玄清子忍不住亲了她额头一下。
两人又看下一个彩灯,上头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谜底是针!”
阿蛮很快便猜出来了,欢呼雀跃不已。
玄清子眉眼含笑的看着她,将她揽入怀中:“我家阿蛮真是利害。”
阿蛮被他夸得玩心大起,二人嬉笑游玩至深夜方归。
阿蛮又端来甜酒酿汤圆,与众人分之。
翌日,阿蛮困顿不已,懒起床梳妆,一睡睡到了日晒三竿。
待她梳洗完毕,念吾又咿咿呀呀的爬了过来。
阿蛮蹙眉道:“念吾怎不还会走路?头也生得稀疏。”
水叔忙道:“我曾听闻,给幼儿剃掉胎,日后头便会浓密些。”
阿蛮抱起念吾,逗弄了一会后,笑道:“既然如此,刚好过了十五,那就带念吾去城里净吧。”
知秋好奇问道:“为何过了十五才可剃头?”
大牛在一旁听了哈哈一笑:“正月剃头死舅舅!”
阿蛮笑骂了句:“休要听他胡说八道。”
用过饭,玄清子抱过念吾,与阿蛮一道进城,去寻个剃头摊子给念吾理。
剃头匠一般都挑了个剃头担子走街串巷,手拿铁夹沿街叫卖。
阿蛮向人打听了,去到竹同巷,果然见到了个年轻的剃头师傅。
这剃头担子上,一头是大沿铜盆装了热水,上头有跟木杆,挂了白手巾,以及擦刀布。
下头则有圆筒装炭火,另一头是漆红长板凳、以及各式家伙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