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林家双胞胎长到三岁之前,林家都未向金陵那边报个喜讯,贾敏一直以为夫君已然告知过,不想林如海竟然一直忘了此事,直到双胞胎四岁那年,林如海某日忽然面色晦暗不明地回到府中。
贾敏一问,这才知道,原来这日几位大人聚会说起了金陵贾家含玉而生的哥儿之事,林如海这才想起了尚未将双胞胎的事告诉金陵外家。
贾敏又气又好笑,她以前尚会每年往娘家寄几封信,只是这几年被双胞胎事忙得忘了,不想夫君也一样忘了,幸而两孩子一直未取正名,当晚就借此机会写了书信,却也未言太多。
林家子嗣不丰,到林如海这里,也不过几位堂亲,林如海向来感激外家给了自己一位好妻子,自是对金陵礼待有加,逢年过节,什么好东西成堆地往金陵送,礼单也是远远过应有的规制,是以,对此事便越觉得有愧了些,当即又亲自去备了礼。
至于林如海这番举动让贾家又是如何思量着加近往来,甚至将外孙女接到金陵长住,那又是后话了。
眼下,林家夫妻则想着为双胞胎取名的事。
双胞胎也有四岁了,小的那个好好说,大点的那个简直是让夫妻两操碎了心,愣是前前后后花了小半月有余,贾敏这才在又一封去往金陵的家书中,填上了“林若水”
,“林若善”
。
林二姑娘是知道“上善若水”
的典故的,但是她四岁的时候尚未开蒙,照理来说是没可能知道,但是小姑娘那时候刚得了名字新奇得很,遇到谁都说自己名字里的典故,说话的时候那双水灵灵的眸子就看着你,仿佛你一个不相信便是“伤天害理”
似的。
只有林如海笑着抱起闺女,说了一句“女必肖父,若得名师,我儿未来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惹得林小姑娘一时激动,也跟着回了句,“那我定是有一位大大的名师”
,岂不知,其实四岁的林二姑娘许是连“名师”
是什么都是不知道的。
但即便是这样,林二姑娘还是有了一位先生,真真是大得不能再大的名师,身份地位都远非其他先生能比。
饶是林如海这位今上身后隐形的红人,在听到这位说同自家闺女有缘,愿意收个女弟子的时候都吓了一哆嗦,险些没握住手中的拜贴,但是沉稳如林大人,依旧是一边稳如泰山地接待了这位前太傅,一边忍不住问出了看中的是自己哪位闺女。
当然,最后这位老太傅自是连同双胞胎一同收入门下,偶尔还能给黛玉指点一番棋艺,可以说是非常值得了。
范老先生自从成了林府的西席后,每每想到当初的决定,以及看见双胞胎时,往往觉得又后悔又庆幸。
后悔的是看错了林二姑娘这个有缘人,明明通身的灵性,好好的读书的苗子,愣生生地心不在这之上,将来恐是砸了自己的招牌。而庆幸的是,当初误打误撞收下了林若善,这孩子兼具了贾敏的聪慧,林如海的坚韧,功课认真,又肯吃苦耐劳,让沈老先生不止一次点头称赞,尤其是林二姑娘也在场的情况下。
“哥儿这般年纪便聪慧过人,假以时日,林家继林探花后,未必不能出一状元郎啊。”
过来问好的林大人笑得眉眼舒展,一个激动便跟沈老先生品鉴起了自己收藏了许久的书画。
被遗忘在一旁的林二姑娘撇了撇嘴,拍拍还在用功读书林家小弟的肩膀。
“弟弟,要努力”
林家小弟有点茫然,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听姐姐的话,于是重重地点了头,“嗯,听姐姐的。”
林二姑娘鼓励完弟弟,看着那边似乎谈得忘乎所以的两个大人,刚想要偷溜,却被林大人喊住了。
“福儿虽是活泼了些,却也不是性格乖张的孩子,倘若当真有惹先生不高兴之处还望先生也莫要太过责怪,都是我夫妻两平时太过娇惯之错。”
还以为下一句是“先生自行惩罚便是”
以及做好准备回一句“老朽从不体罚学生”
的沈老先生一口气卡在嗓子里不上不下,差点没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