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便开办了唯一一所官学国子学,后来改名国子监。
在国子监毕业的儒生,不仅包分配工作,很多时候还“包当官”
。
先帝便规定,“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
。
换句话说,上了国子监就能当官,上不了便靠边站吧。
国子监的地位可见一斑。
袁广的授业恩师便是国子学的山长,属于儒家正统。
此刻,国子监的一处阁楼里,刚刚担任御史大夫没多久的袁广,皱着眉头。
旁边是袁广的好友,国子监祭酒寇松。
“袁兄,这幅画真的是送给我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写的真好啊。”
“那是当然。”
“寇祭酒名字里有一个松字,这画又画的是松柏,可是我专门找人为你画的,怎么样?合你的心意吧。”
“袁兄有心了。”
寇松和袁广乃是至交好友,年轻时两人曾一同在国子监求学,那时的国子监还叫国子学。
后来袁广游历天下,而寇松则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
二人各有所长,在士林之中皆属于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袁兄,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刚刚入朝为官,日理万机,竟然会来拜访我,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袁广叹了一口气。
“大离使者团已经来到洛都,据我所知,除了三名九品高手以外,还带来一个儒家的才子孟宽。”
“恐怕是打着要在文武两方面皆压我大夏一头的目的。”
“那位号称儒家千年一遇的才子?我倒读过他的文章,的确很有建树。”
讲到这个话题,袁广和寇松皆陷入了沉默。
大夏和大离虽然如今没有交战,但同为当世大国,一直较着劲。
三名九品武者已经让大夏一筹莫展,若文道上面再被打压,将会极大的打击女帝的威望。
沉默了片刻,寇松开口道:“那不知道我能帮什么?”
“孟宽出手,无非是在文章诗歌几方面。”
“他是小辈,你我不好出面,所以我的意思是,想从国子监里物色几名青年才俊,挫一挫孟宽的锐气。”
寇松摇了摇头:“国子监内的确有一些优秀的学员,只是和孟宽相比,却不在一个层次。”
“一个都没有?”
袁广问道。
“一个都没有。”
寇松摇头。
“那可如何是好?我堂堂大夏,难道没有一个可以比得上孟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