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吧,有何要求,只要我能做主,必应允你!"
刘海天言道。
"
我欲购一马车,然个人不得购车,唯有以红星轧钢厂之名购买。"
"
敢问,我红星轧钢厂有购车之名额否?当然,费用由我承担!"
李爱民解释道。
厂长刘海天一听,心中稍安,原非大事!
"
若厂中有购车之意,须向上禀报。"
"
午后我即上报,此事特殊,一般副厂长级别恐无购车资格,但若自费,我可一试。"
"
若获批,即可购车矣!"
刘海天解释道。
李爱民闻之,心中一喜,此事有望!总比一筹莫展要好。
"
多谢了!"
李爱民笑道。
一旁的李副厂长羡慕不已,他亦为副厂长,却无专属座驾。遇重要事宜,厂长才会借车予他。平日上下班,皆骑自行车代步。但他远不及李爱民富有。
"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李副厂长心中暗自感慨。
告别厂长后,李爱民径直返回办公室。若他所料不错,不久后,其他轧钢厂的厂长便会得知此事。彼时,若他们欲提升厂中效率,必然绕不过他。那时,每家一万!李爱民已能预见,届时定能获得一笔丰厚之财。
然而,李爱民未知,此事传播之远他预期!
。。。。。。
此刻,修理工厂中参与改造的众人,很快便知新年甫过,便接下大单,每人获利上百大洋!未参与此事者,顿生羡意。然事已成定局,懊悔无用,故议论之声甚嚣尘上。
不久,此事在修理工圈内传得沸沸扬扬。其他轧钢厂也闻风而动。此刻正值初三大吉,多数轧钢厂尚在休假,唯有少数因赶产而开工。
不远处另一轧钢厂内,厂长忧心忡忡地看着工坊。工坊中,工人们虽竭力劳作,然效率实在低下。按此生产度,难以如期完成任务。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忽有一人急匆匆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