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梅为黄如娟不值,河边只有她们俩,她才说:
“我告诉你个事,不知道真假,你可千万别往外说,我听我大嫂和你婆婆聊天,你三弟妹结婚前就怀上老三的孩子,这才不得不结婚,按照她的娇气程度,生完孩子再做个月子,一年都不会下地干活。”
黄如娟呆怔住了,好半天反应过来。
“分家、必须分家。”
…
姜美心从潘大娘家送棉花回来,老秦家和苗巧真家,都在闹分家。
当时姜美心那般泼辣,徐老太才勉强同意,现在高低不愿意分。
谢春梅这次也撒泼打滚了,“大嫂能分,我为什么不能分,娘就是偏心。”
秦老三急的要跟媳妇干架。
姜美心及时制止,其实分了老两口还舒心些。
她问秦老头,“爹,三弟妹这次铁了心要分,你怎么看?”
秦老头重重叹气,说:“我原本想着等长丰娶亲的时候再分,老三媳妇既然要分,那就分吧。”
姜美心分家,要走了三间瓦房,现在老宅这边有三间瓦房、两间翻新的厢房,一间宽敞的大厨房。
秦老头说:“不是我偏心,长丰大了,过几年就要娶亲,正屋的三间给老三一家,老二一家委屈两年,先住两间厢房,爹再卖卖力气,这两年帮你再盖三间,厨房呢,给老二,老三你们再搭个厨房,我和你娘手里还有一百多块钱,分三份,以后各过各的吧。”
秦老头说一不二,两个儿子跪下了,“爹,你和娘住哪儿啊?”
秦老头说:“你们也别难过,自古都是老的为小的,以后你们也会为你们的儿女做到这一步,我和你娘在老大媳妇家旁边,盖一小间,十来天就能搬出来,就这么定了。”
苗巧真家也定了,她家两个儿子,当初盖的就是五间,给两个儿子一人分了两间,吃饭也分开,老大一家没摊债务,也就没有分钱了。
秦家和聂家分家算是没扯皮的了。
今晚又停电,姜美心对着灯芯看了好一会。
招娣问道:“姑,你在想什么呢?”
姜美心数了下存款,卖蛋糕的利润比生产队分到的多,裹住吃喝花销,还有一百来块,加上卤味那边给的两百多分红,姜美心私房钱快四百了。
她咬咬牙,把生产队分到的拿出五十,和招娣说:“去把老大老二喊过来。”
向东和向南来了。
姜美心说:“老大明天把这五十拿到窑厂,给你爷爷奶奶定砖瓦,你和向南吃过晚饭,都去窑厂帮忙摔砖,房子没盖好之前,让你爷爷奶奶来咱们家搭伙。”
“娘。”
老大往下一跪,声音哽咽,“娘,我以后当亲娘一样孝顺你。”
第二天,秦家老二老三听说大嫂子拿了五十出来给爹娘买砖瓦,把自家屋后头的树放了做木料,又去公社赊了沙子水泥,分到的几十块全还回去,给爹娘盖房子。
盖两间,一间睡觉起居,一间小点的做厨房。
村里人没夸要分家的老二和老三,反而狠狠夸了姜美心。
“徐大娘,你家老大媳妇真没的说,对比村里,老二老三算不错了,你宽宽心,分家一样过。”
只盖两小间,房子盖的是非常快的,第五天上梁,七天上瓦粉刷,十几天就能搬了。
新盖好的房子总觉得冷,而且现在也进了腊月,好在姜美心打的棉被和新做的棉袄好了。
她抱了床八斤的新棉被,和两件新棉袄,送去给徐老太。
“爹、娘,这是我卖鸡蛋糕挣的,今年冬天冷,你们不要推辞。”
“老大媳妇……”
徐老太忍不住流泪,“这个家苦了你了。”
“不苦不苦,我真觉得挺好的。”
姜美心见不得人哭,借口道:“我给我娘也做了件棉袄,我回娘家一趟,爹娘试试新棉袄,大小不合适让潘大娘改改。”
潘大娘的手艺,怎么可能不合适呢。
试了新棉袄,摸着厚厚的新棉被,这个冬天不会冷了。
徐老太趴在被子上哭,“老大,你要还活着多好,看看你媳妇儿,她心里有我跟你爹。”
三个儿子儿媳都分了家,秦老头也难过的很,“好了,别哭了,老大媳妇给咱们做棉衣打棉被,是高兴的事。”
腊月是农闲季节,地里没什么活,上工也只记很少的工分,不少人都在自家自留地里翻土,搭塑料布的小棚子,种些开春能吃的菜。
村里那条主路上,走来一个高大的身影,腰背挺直,步伐有些急促,穿着军装,戴着军帽,正往村东头这边来。
村里出去当兵的有好几个,苗巧真直起腰,仔细的看了又看,突然像见鬼了一样,但现在大白天呀,那人有影子,还叫了她一声。
苗巧真激动的大喊:“是墨生,他没死,徐大娘家的墨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