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连对象武园园都无暇顾及,李明山似乎和杜洋好了几天后又分手了,不过看样子,丝毫未影响两人的感情,依旧有说有笑。
他们玩得起劲时,也拉着马四海去凑人数,马四海实在架不住劝,只好跟着大部队一起去网吧。
不过多数时候他都是个工具人,在忙自已的事。
12月初,马四海开始与附近商家洽谈,基本所有店家都乐意,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呢,每天能多卖些,大家都乐意。
12月中旬,马四海和高斯林所做的软件终于可以上线了,马四海取名“速达餐”
。
在校园里,“速达餐”
迅速火爆出圈。
最初只有马四海和室友,以及高斯林的几个朋友帮忙送餐。
后来实在忙不过来,马四海开始招人了,许多勤工俭学的学生都愿意干,这活儿好干,不累,还有钱赚。
校园里的自行车和小摩托忽然多了起来,马四海把周边的自行车行都带动了。
马四海实在太忙了,每天回寝室,就有一堆人找他,实在烦不胜烦,他便在外面租了间日租房,起码能清净些,也更方便。
外卖平台并非没人做,此时“饿了么”
的前身已在上海上线快两年了。商业模式已完全被验证,这种小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此时马四海手中没钱了,现在的“速达餐”
还如同吞金兽,不仅没有盈利能力,还在不断烧钱。
商家和骑手都在赚钱,只有平台在亏钱。
高斯林仅第一个月收了马四海的钱,从第二个月开始做软件,高斯林发现确实大有可为,也看到了商业模式,他选择加入“创业团队”
,还拉来了自已的几个技术型好友。
“速达餐”
还处于婴儿期,目前只支持银行卡支付,界面也极为简陋,毫无美感可言,bug不断,如“收货地址只能填写一个,无法修改”
、“餐评会出现多条重复”
、“重复下单不会重复扣钱”
等等,把高斯林几人忙坏了。
毕竟时间太短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问题。
第一次创业,马四海从未想过会遇到这种情况,原本信心满满的他,也变得焦头烂额。
正在这时,真格资本主动找到了马四海,表示要投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