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爹没事了。”
“不许乱说!”
谁知,吴秀根本不信。
苏闲只好不说。
说实话,他自己也有些发憷。
说是让自己等三天,但保不准那位洪武皇帝喜怒无常,事后反应过来,又或者舍不得那些损耗……
那今天努力的一切,绝对白费!
而且。
苏闲是知道,当今大明的困境的。
甚至于任何朝代,面临最大的问题,都是钱财。
别说宋朝富有,宋朝再富有,三冗问题依旧让朝廷愁的焦头烂额,范仲淹和王安石的两次变法,不都是朝着富国强兵的方向走,但最后还是失败。
可见,世上就没有完美无缺的法,任何法,都是为了平衡人!
苏闲也没想过,自己提出来的这个百姓监督的方式,能够提升大明多少税粮征收。
至于洪武皇帝,最后到底能否采用?
其实也是基于他的目的。
一、他到底是以“增加税收”
为目的。
二、还是以“清除贪腐、让旧元的旧制平息,百姓安稳”
为目的。
选择一。
那这个方案,他就不会接受,到最后深思熟虑,或者是在朝堂和百官一番盘算后,可能会废止。
那么历史还是按照原来的来。
损耗,依旧是由百姓承担。
大明或许会在短时间内,征收到足额的税粮,但往后,各地贪污定然不会少,百姓无法安居,自然税粮就会越来越少,长远来看,朝廷一定是亏的。
而选择二。
那么他就会施行这个方案,损耗由朝廷出,但百姓却可以安居乐业。
长远来看,等到人口提升之后,大明的税收肯定会稳步增长。
一波肥,和以后肥的选择罢了。
至于百姓监督的法,到底会何时出现问题,那便不是苏闲能够考虑的到,实际上只要朝廷能够把控地方,对各地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就会一直占据主动。
……
而接下来。
苏闲也是等待着消息。
很显然,娘亲在第一时间,根本不愿意相信。
而自己等人在杏花巷,和平民百姓差不了多少,也无法第一时间等到朝廷的政令措施。
所以……
第一天,安稳度过。
第二天,民间或多或少,开始有了些许传言,大多都是皇宫内的传闻,说是皇长孙出现在宫城之上,代表大明天子,和一个小孩子……谈论国家大事?
更有甚者传言……大明皇长孙降生之时,皇城上空有金龙盘旋,所以刚生下来就能说话,一岁认千字,二岁能作诗,三岁便能替君王分忧,分析国事。
还有说法,说什么大秦甘罗在大明转生,曾与真龙降世的皇长孙在皇城攀谈,联合到前些年日子,京城出现的“天象之变”
。
();() 一时间,人云亦云。
呃……这个民间传言太离谱,听得苏闲都不好意思。
不过从这些各处传言中,苏闲也能猜测,此时朝堂上空,定是风起云涌,各处力量都在角逐……
直到……第三天!
突然的。
不知何时,杏花巷这个京城靠里,但四周百姓都极为普通的巷道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