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之前,学校会落实下学年的教学计划。
蒋如云想在家附近找一份教员工作。
这对蒋家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蒋教授和蒋师母的学生很多,可谓桃李满天下,有在政府工作的,也有在中学当校长的。
蒋如云是个才女,做教员不过是小菜一碟,很快就拿到了聘书。不过,她改了名字,不叫蒋如云了,改成了蒋爱华,既跟过去做个切割,又表明了爱国热情。
她跟家人说“以后叫我爱华,如云早就没了”
蒋教授和蒋师母都很赞同。还专门去了户籍署,给蒋爱华报了户口。解放前后,失踪离散人口很多,重新登记很正常。
回到家,蒋师母说“爱华,你和国江都改了名字,就重新开始吧”
“嗯。”
蒋爱华点点头,满怀希望。
赵国江写信给她,表达了这个意思。这也是她鼓起勇气,重新开始的动力。
可对赵国江来说,却有不小压力。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对爱人的政治面貌是有要求的。他跟蒋爱华表白后,就向组织上做了汇报。
余政委找他谈话,说“国江同志,你要考虑清楚了,虽然蒋女士在争取进步,对过去的事情也既往不咎,可你是做保卫工作的,跟普通干部不一样,不管是你本人还是你爱人,政治上要清白,不能有任何疑点,否则,会影响到前途的”
赵国江明白,余政委是出于好意。
可他考虑过了,不想再犹豫。如果组织上需要,就把他调离原来的岗位好了。
赵国江态度坚决,余政委叹了口气。
赵国江是他看着成长起来的。当年,那批青年学生跑到延安就是他接收的。他不想看到赵国江走弯路,可赵国江的性格他了解,很正直,也有点书生意气。
想着赵国江跟蒋女士的过往,就提了个建议“国江同志,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蒋女士多立功,争取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
“好,我会帮助她的。”
赵国江也希望蒋爱华加入进来。他征求过徐科长的意见,徐科长说“信任是相互的,要一步一步来。”
这件事,赵国江没跟蒋爱华说,怕她有压力。
可蒋爱华是做情报出身的,哪能意识不到
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珍惜她和国江的感情。一切重新开始,她要把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献给国家。
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
蒋爱华把主要精力搁在了电码侦听和破译上。朝鲜战争爆后,沪上的地下电台又活跃起来了,电讯科截获了不少电码,可就是破译不出来。毕竟,电文密码经常更换,在没有密码本的情况下,想破译很难。
这是一项烧脑子的工作,蒋爱华乐此不彼。
她跟同志们一起加班,昼夜颠倒,熬出了黑眼圈。
蒋师母很心疼,劝女儿不要那么拼命。
可蒋爱华嘴上答应着,干劲儿一点也不减。她心气儿很高,不想成为赵国江的政治包袱,给国江拖后腿。
赵国江负责治安工作,也忙得很。
最近一段日子,帮派分子很活跃,打架斗殴,时不时地弄出点动静。尤其是郊区一带,湖泊遍布,芦苇丛生,成了不法分子的聚集点。
巡逻大队跟警备部队配合,清扫了几次。
可这些人很狡猾,听到风声就跑了。等部队一走,又汇集起来。好在各村各镇都动员起来了,清缴私人武器装备,现坏人就举报,还有民兵日夜巡逻。
走群众路线,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赵国江换了便服,跟同志们一起深入走访。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一个老渔民了线索,说夜里有船只在芦苇荡出没,一个星期来一两趟,不让人靠近,不晓得在做什么
摸清了敌人的活动规律,就在芦苇荡设下了埋伏。
一连等了两晚上。
果然有船只划进来,一伙人鬼鬼祟祟地上了岸。
“不许动,举起手来”
一声大喝,战士们和民兵队员冒了出来,拧亮手电筒打了过去。
那伙人慌里慌张,两手举得高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