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攸点头说道:“桑赤若此人倘若不除,他日必定成为我朝的心腹大患。”
郭昕与孔攸相处多日,倒是从未见过后者如此忌惮某人,不由细问缘由。
孔攸:“我早年在敦煌,曾经参与和吐蕃军的战事。那个时候的吐蕃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军纪涣散,不识列阵,完全就是部族蛮兵,行劫掠之实……然而,短短不过数年,在桑赤若的率领之下,吐蕃军居然焕然一新,无论兵风、阵列、气势等等,竟然隐隐有强军之相。这样下去,假以时日,吐蕃军恐怕会成为一个大麻烦。”
郭昕皱眉,沉默良久后说道:“中丞早先故意伪造情报,说是吐蕃王族与大唐私下联络,想要除掉桑赤若。又将这个情报,无意间透露给了那些被俘贵族……中丞原本的打算,是想借助那些贵族们,在吐蕃军中散播谣言,使得敌方军心不稳,如今来看,可有把握?”
孔攸:“此计分为数步,第一步的关键,在于吐蕃大论桑赤若,在听到谣言之后,究竟会如何做。”
郭昕不解。
孔攸:“桑赤若机智过人,自然懂得权衡利弊。倘若他相信那个谣言,为了确保吐蕃国后方的稳定,他必定会率领大军,急着返回吐蕃都城——逻些城。”
郭昕:“如果他不相信呢?”
孔攸:“即便不相信,他依然会退兵。”
郭昕一愣:“为什么?”
孔攸:“道理很简单,桑赤若赌不起这个谣言的结果。如果谣言是假的,那么桑赤若最多能够做的,不过就是攻下长安城,劫掠一番;但如果谣言是真的,那么他恐怕会保不住大论之位,甚至连性命也堪忧。两厢对比之下,风险和收益一目了然,像桑赤若这般机智的人,必定知晓如何选择。”
郭昕听到这里,急着问道:“陛下给吾等的旨意,是击溃吐蕃军,再除掉敌酋。倘若按照中丞的推论,在我军辎重队到来之前,桑赤若必定会撤兵,我们无力阻止敌军逃跑,这仗就很难打了啊。”
孔攸笑道:“将军放心,桑赤若走不了,至少一时半会,还走不了。”
郭昕疑惑道:“一时半会走不了?”
孔攸:“我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最有趣的地方。这个计策,桑赤若知晓谣言,仅仅只是第一步。那些被放回去的吐蕃贵族,他们如何做,却是计策的第二步。”
郭昕:“郭某愚钝,还请中丞细细道来。”
孔攸:“那些吐蕃贵族,皆是扶持桑赤若在吐蕃掌权的贵人阶层。他们在凤翔关惨败,其麾下的兵卒又被坑杀于此。遭受此等奇耻大辱的他们,必定要用一场大胜,在家族中挽回名声,这才不至于回去后遭受责罚。所以,继续攻打长安,就是这些贵族最迫切、也是唯一想要做的事情。”
郭昕听到这里,隐约有些懂了:“中丞当初坑杀两万降卒,但却放走了那些吐蕃贵族,根本目的,就是利用那些贵族的复仇心态,来拖住桑赤若的脚步?”
孔攸轻轻点头:“不仅仅只是拖住……桑赤若想要退,但那些贵族却不得不战,两边势必会出现对立,这个计策接下来还有第三步,至于会如何演变,就要看吐蕃军如何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