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先生并未与二童深谈,胸中沟壑万千,却需斟酌言语,使之既浅显又入心。
时日悠长,孩子尚幼,教诲之路漫漫,他自是不急。
转瞬,他将注意力投向白嘉的学识检验,这位新来的小友,其学问进度亟待摸清,以便量身定制课程。
白嘉已将《论语》倒背如流,尽管后半部的深意尚未触及。
闻其先前师从旧塾与刘氏,庄先生满意颔,遂遣二童归座受教。
小满次邂逅学识群的同龄人,紧随白嘉身侧,嘀咕道:“读书度竟胜我一筹,我自周岁便启蒙《千字文》,至今仅此而已”
白嘉暗忖小满确是憨态可掬,轻声回应:“我自两岁始读,不过三月,《千字文》已烂熟于心”
当然,他未透露彼时尚不识字,直至三岁方握笔习字的秘密。
小满身旁有了智计过人的同窗,愈勤奋,听课时全神贯注,思绪飞扬,疑问层出不穷。
譬如,当庄先生阐述“温良恭俭让”
——温和、正直、庄重、节俭与谦逊的美德时,小满忽奇想,自问是否具备这些品质,便是圣人了?庄先生未及言,白嘉已抢先道:“单说正直、温和与谦让,你可不符”
他举例:“昨日袒护侄儿,非正直;与我争执,失了温和与庄重;至于谦让,咬人可算不上”
小满不服,抗议道:“我那是在保护侄儿和自己,我要做的是孔夫子那样的圣贤,而非愚钝之人!”
眼看二人又要拌嘴,庄先生轻敲桌面,提醒道:“课,还要不要听了?”
于是,白嘉与小满立刻正坐,双手规矩放膝,专心致志聆听。
庄先生随即引述孔子事迹,生动诠释“温良恭俭让”
。
一上午,仅此一课,随后便放手让孩子们自学识字与默诵,自己则转向教导年长的学生。
系统虽多次见证,仍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
教育资源匮乏的古代,先生的学识广博与因材施教,却是未来许多时代难以企及的。
特别是八股文兴起后,教育模式趋于单一,更显古代教学之独特价值。
系统默默观察,未将这些评述与小满分享,只静观她与白嘉斗嘴,听她夸口已将课文与经义牢记于心。
白嘉不甘示弱,哼声道:“我早记下了,连下篇都能背”
感受到挑战,小满斗志昂扬:“我会越你的”
她并非空谈,旋即翻开课本,继续研读后面的篇章。
文字已难不倒她,自行阅读,不在话下。
更不用说,当庄先生为她标记好句读时,她简直像是被赋予了魔法钥匙,直接跳过繁琐的断句过程,摇头摆尾地沉浸于书页之间。
初次阅读,文字如迷雾般缭绕;第二次,障碍悄然消散;待到第三次,那些句子竟似溪水般潺潺流淌。
复述一遍后,小满已能磕磕绊绊地背诵全文,心中那份成就感如同夏日午后的阳光,明媚且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