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早知道有这东西,就不麻烦五爷折腾两遭了。”
苏园小小地唏嘘一声。
白玉堂轻笑,称赞苏园是神算。
按盗窃案查忘川道长,竟然就查出真盗窃案了。
苏园本来没证据都在嚣张,这证据一来,她哪能安分了,立刻请王妃郑氏来,当场给她瞧了她搜查的成果。
忘川道长本站在道观门口,手持拂尘闭着眼,一副入定修行的样子。他不认为苏园等人能搜出什么东西来,也晓得苏园针对他的缘故,便只耐心等待事情结束。
没想到他们真在里头搜到了东西
经郑氏确认,两枚宝石戒指正是她半年前所遗失。玉镇纸和玛瑙笔搁她却不识得,但这东西一瞧就是富贵人家所有,不该在道观出现。至于金叶子和金豆子,比较常见。王府每年在过年的时候,都会拿这些东西赏小一辈,图个喜庆。
“我本以为这马尾毛不过是个巧合,万万没想到道长你竟居然真是贪财之辈”
既有证据在前,由不得郑氏不信。
郑氏马上命人快去把王爷请回来,这道士本来深得王爷喜欢,如今倒叫人看清楚了他的品行,还是赶紧把人送去开封府大牢比较合适。
忘川道长忙对郑氏行礼,不疾不徐地解释道“王妃请息怒,此事并非贫道所为。”
苏园观察到,忘川道长身后有一粉雕玉琢的圆脸小道童。他在看到那黑布袋里的东西的时候,表情有一瞬间的慌张,然后他就深深地低着头,一动不动,谁都不敢看。
“不是你会是谁,这东西就藏在你道观的丹炉房内,难不成是别人藏在那里,栽赃你”
郑氏反问。
忘川道长听了这话,看了一眼苏园的方向。
苏园本以为忘川道长情急之下,想指责是他们针对他、陷害他,却不想忘川道长走了过来,跟他们行了礼。
忘川道长对苏园道“此事的确不是贫道所为,请苏司法和白护卫明察。”
苏园和白玉堂互看了一眼。
在几番受了苏园挑衅的情况下,忘川道长居然选择相信苏园和白玉堂能帮他调查清楚,还他清白。
突然有那么点以德报怨的味道。
“王妃这两枚戒指当初如何遗失”
苏园问。
郑氏道“每到有露水时,我便会泛舟湖上,采集荷叶上的露水煎茶。半年前,有次采完了露水,便现手上的戴戒指不见了,以为在不察之时,戒指掉进了湖里。”
“当时陪同王妃采露水的有谁”
“我的四名丫鬟。”
郑氏招呼来随行的四名丫鬟,指给了苏园。
苏园“还有么”
“那日还有两位道童一起,王爷很喜欢道长用露水所沏的道茶,所以我们采露珠的时候偶尔也会带上他们。”
俩道童才六七岁,年纪很小,又是出家人,于她们而言也没什么好忌讳之处。
苏园就把那名圆脸的小道童扯了出来,拍了拍他的脑袋。
小道童吓得浑身一哆嗦。
“自己认吧。”
苏园道。
“没不、不是小道。”
小道童的道号唤作思华,此时声音十分颤抖。
“奴婢想起来了,那日他在船上采露珠的时候,有些站不稳,王妃便扶了他一把。”
四丫鬟之一突然说道。
“王妃苦夏,每逢夏日便会清减了许多,戒指必然容易脱下。”
另一丫鬟跟着道。
案情简单又明了,这还有什么狡辩之处
思华这才哭唧唧地跪地认错,承认是他所为。
“那日王妃扶过小道之后,戒指便脱落在了小道手里,小道本想还给王妃,却见王妃全然无觉,便贪心给昧下了。”
苏园打量这道童,虽不过六七岁的样子,但口条清楚,说话如大人一般。
“那金叶子、金豆子你从何而来”
苏园问。
“公子们玩投壶的时候,拿这东西作赌,小道在旁同玩,就顺手拿了一两个,次数多了,便攒了这些。”
思华接着也坦白了玉镇纸和玛瑙笔搁的由来,都是在他陪着三公子出去见友人的时候,从人家书房里顺手偷来的。
王爷的儿子结交的友人必然都是富贵之辈,但是再富贵也富贵不过王府,即便对方察觉丢失了财物,怕是也不敢知会王府这边。以他们的身份,哪敢去冒险质疑是王府的人偷东西,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得罪了王府,得不偿失。倒不如吃闷亏,不过是丢些财物罢了,总比得罪皇亲国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