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是斟酌着说了这种没有事儿,又瞧着皇上似是有话要倾诉,他才敢讲了这么一回。
康熙帝听了梁九功的话后,淡淡“嗯”
了声“朕的脸色真那么不好看么”
梁九功估摸着皇上刚才可能是批阅奏折的时候,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事儿才会这般的,于是试探着讲道“是不太好看。一会儿您若是这样走到了家宴上,阿哥们和大臣们指不定会怎么担心您呢。”
康熙帝试着松动了下表情,让自己板着的脸瞧上去没那么严肃紧绷了,方才道“也没什么。就是想到,朕不在的这段日子,宫里当真生了不少事情。”
梁九功脑海中飞快闪过许多的事。
比如七公主落水,比如郭络罗氏和八公主受罚,还有宜妃
想到宜妃,梁九功恍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这种事儿也就他知道了后还健康活着。有些活儿,皇上也只敢让他一个人去办。
梁九功低着头,也不敢笑了,放轻声音“陛下是在忧愁太子爷”
他生怕自己说的话引了皇上不快,忙又接了句“太子殿下很用功,您不在的时候,兢兢业业,把国事处理得十分妥当。”
康熙帝刚听他提起太子的时候,脸上闪过阴郁。后听说太子做事不错,他的脸色才又和缓了点。
“有些人,看似做错了,却是点醒了朕。虽然该罚,却也可以手下留情。有些人,看似受了委屈,实则是有错。朕想罚,却又不知道如何去罚。”
康熙帝道“只外人看不透,对朕总有怨怼。”
梁九功知道皇上前面是说的宜妃和太子,却不知道那敢有怨怼的是谁,只能试探着说“德妃娘娘应当是不会怨皇上的。娘娘一向觉得皇上这段日子处理妥当,对七公主落水也十分也用心地在问候着。至于其他人那边,奴才就不知道了。”
康熙帝闻言叹了口气。
其实有怨言的是太后她老人家。
太后觉得他对宜妃的处置太宽厚了,说他太宠爱宜妃了。可他心里的一些事儿,就连太后也不能知晓。
“也罢,就先这样吧。”
康熙帝说出来后,心情松快了些,说话语气也不似之前那么沉重了“德妃自然是好的。你看她教出来的那些孩子,胤禛,珞佳凝,芷瑶,胤祯。各个都很不错。”
梁九功便知道,皇上提的“有怨怼”
的人不是德妃了。他暗中松了口气,明白自己又押对了,笑着说“四爷和四福晋自然是极好的。今儿他们带了小阿哥来,哟,小阿哥那个可爱啊,让奴才都想去抱一抱了。”
听到提起自家孙儿,康熙帝哈哈大笑,指了梁九功“你个老奴,居然有这种心思。也罢,看你衷心伺候的份上,改日如果他们俩还带了晖哥儿进宫,就允你帮忙照顾晖哥一会儿,也顺带着让你抱抱他。”
梁九功忙打了个千儿“奴才这就先提前谢过皇上恩典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华灯初上。
宫中喜气一片,各色美食络绎不绝地端入殿中。屋里欢声笑语不断,贵人们觥筹交错言笑晏晏。
珞佳凝坐在位置上,略吃了些东西后,便开始逗儿子。
这种聚会的场所实在是没什么好玩的,不过是大家聚在一起,你恭维我,我恭维你罢了。
人情世故而已。对她这个没打算结交大臣的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原本她乌拉那拉家的主子们也该过来参宴。
毕竟她父亲是皇上信任的人,而她母亲是宗室之女。
可她父亲费扬古身子不适,腿疾严重得厉害下不来床,已经为此向皇上辞了官。而她母亲爱新觉罗氏得照顾父亲也脱不开身。
是以她娘家这会儿倒是没什么人来。
既然如此,珞佳凝落了个清闲,懒得和旁人多说话。和那些人套近乎,还不如和晖哥儿玩来得有意思。
珞佳凝正逗着儿子玩得开心呢。
冷不防的,有人在旁边叫了她一声“四福晋”
。
这声音有点点耳熟,珞佳凝循着声音望了过去,便见郭络罗氏正亭亭玉立地站在她身后不远处,眉目里透着笑意,眼神也是友善的。
珞佳凝“”
她跟这个人真的是没什么共同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