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威严的坐在龙椅上,大殿之上悬挂书写有的《九思》两个烫金大字的牌匾甚是醒目。。。。。。。
“废两改元”
的议题早已详细说明了,但是整个大殿之中却是一言不。。。。。穿着红袍紫袍的文物官员们都沉默不言,无他,毕竟这里在座的多数是家里有不少存银的,不过户部的老爷们和跟着公主入股了的则期待着决议通过。
这里却要说明一点,之前崇祯帝一直压着没,其实反倒是嫌林沁搞得不够激进,林沁只是打算废元改两,和成立大明皇家银行以及造币厂,而崇祯则把这项权力放权给了户部,让户部全权接手此事儿,并且成立大明户部银行,还是让户部全权管理此事儿。。。。。只有造币这一项由大明皇家银行负责。
这下子,户部那边的积极性自然给调动起来了,毕竟如今对户部来说,朝廷中谁反对“废两改元”
,那就是反对户部,是户部的敌人,砍户部的刀子!
所以时任户部尚书傅淑训先拿着笏板走上前来,打破了这沉闷的金銮大殿,他说道:“臣强烈支持陛下将法案通过。”
这句话一出,就像是在一烧热的油锅里面丢进去了一块冰块,瞬间炸锅了!
跟着平阳公主入了股的几家勋贵还有一些大臣们自然也是支持废元改两通过,纷纷说到“臣支持。”
内阁之中除了兵部尚书支持之外,其他的也都是沉默,而工部尚书范景文则直接明确了反对——因为公主实在是抢了不少工部的活计,尤其是因为武器这块,所以工部贪墨不了什么了。
以上只是阁老们,朝廷之中还有很多不支持的啊!!!
例如说建国一系的老勋贵,还有一些家中有大规模存银的一些东林党人员都表示反对,但是终究老勋贵有说话声音的人不多,东林党这次又没有提前联络阁老们,这却陷入了混乱。
甚至开始和投靠崇祯皇帝的新勋贵产生了肢体冲突,抄起来笏板上演了“全武行”
,整个大殿乱作一团,殿中的锦衣卫赶紧上前拉人。
最尴尬的是梅翰林等几个言官如今却也不知道如何进言了,朝廷以如此度通过这样重要的法律他们也是第一次见!
尤其是向来来说,都认为崇祯皇帝的经济能力差的离谱的情况下。。。。
结果最终这项重要的决议就在一片混乱之中因几位阁老的认同和皇帝的点头下通过了!
这项政策对如今的大明还不知好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通过了这项决议以后,户部尚书傅淑训成了朝廷中最重要的香饽饽,户部也成为了最重要的实权部门,甚至可以为了推行政策直接调兵!。。。。。
结果一下朝,一堆人围到了户尚书边上来,恭喜傅大人之声不绝于耳,谁都知道这位傅大人如今是朝廷中炙手可热的大人物了。
。。。。。。
京营大军在开封休整几日后,就继续向西北向出了,很多勋贵子弟从青楼楚馆出来后不情愿的催马向前,毕竟。。。。。谁想打仗啊?谁不知道女人肚皮上更舒服啊?
这勋贵子弟们其中最荒唐的大概就是王熙凤的侄子王成了,他在开封城赌钱玩乐,居然输的只剩下腰间的大汗巾子,最终牛继宗命令贾环带着一百铁甲军士上赌坊的门,把王成给赎回来,最后气的打了王成4o军棍。
不过王成这个天杀的蠢才却因贾环抓他回军营并挨罚4o军棍而起了怨气,心中生出了一些将情报卖给敌人的想法,另外一定得让抓他回营的贾环付出代价。
过了几天后,让贾环倒霉的方法找到了——王成联系上了顺军的人物,实际上这也不奇怪,当今勋贵家族谁也不是个屁股干净的,家里商队也不比晋商好哪里去,都是会和这些“法外狂徒”
做生意的,反正到时候甩锅给掌柜的就行,所以自家商队知道一些个顺军的情况也是相当正常的,王成就这样靠着自家商队联系上了顺军的头领,给他们钱让他们伏击京营的队尾。
牛继宗在排兵布阵的时候,因手下大部分人不成军样,只能让中军依托着车阵结阵抱团前进,省得被直接击破,而把相对来说强一点的精锐分为前锋和后锋给中军大军提供掩护。
所以牛继宗就把行动能力最强,马匹车辆最多,火力最猛的贾蓉部作为了整个军营行军队列的前锋军,而后来居上,稍微有点军样的贾环部则在队尾作为后锋为中军大军殿后压阵,因此王成花钱让顺军伏击京营队尾就是专门针对贾环所为的。
贾蓉在大军前锋用着薛家带来的澳门产望远镜看着眼前光秃秃的山上干枯的灌木丛里是否会有一些什么异常,有异常的地方就让身边的斥候骑快马侦查一番确定无碍再前进,或是看着远处游弋的斥候向着贾蓉方向打出代表着安全的信号旗语,再前进。
而骑马的斥候遇到可疑之处也会朝着那方向开枪,看看能不能激出来什么魑魅魍魉来。
总之一切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自从他爷爷贾敬回到府中以后,天天填鸭子一般的往贾蓉脑袋里灌输各种老国公时期传下来的军事知识,并且警告他必须得对那和自己亡故的妻子秦可卿长得一般样子的郡主十分万分的尊重,要是冒犯了就狠狠的揍他,起初贾蓉不当回事,直到林沁回京献俘,那一排排的鞑子却是真的让贾蓉看的双腿战战,算是彻底服了。
贾蓉如此的小心也让山上的顺军甚是心焦,生怕被现,
毕竟这伙顺军是领了钱的,伏击之前王家商队的掌柜只留下了一半钱,另一半还得伏击了贾环才能拿得到,所以顺军头顶着灌木扎成的帽子,还把大炮炮身上铺上了稻草,伏在灌木丛里,紧张的拿着手中的火铳或者弓箭,等待着贾蓉的先锋军通过。